传感器的补偿与标定

传感器的补偿与标定

ID:39828027

大小:243.42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7-12

传感器的补偿与标定_第1页
传感器的补偿与标定_第2页
传感器的补偿与标定_第3页
传感器的补偿与标定_第4页
传感器的补偿与标定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感器的补偿与标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章传感器的补偿与标定测量中,影响传感器性能的因素很多,但传感器的非线性和温度特性的影响最大,应采取措施加以补偿。10.1非线性补偿技术测量中,传感器的输出量与输入量间应为线性关系。但多数传感器具有非线性,为了使用方便,必须进行非线性补偿。10.1.1造成非线性的原因一、传感器变换原理的非线性二、转换电路的非线性10.1.2模拟线性化在输入信号通道中加入非线性补偿环节进行补偿的方法称为模拟线性化。10.1非线性补偿技术一、开环式非线性特性补偿 传感器一般有非线性,放大器是线性的。加入非线性补偿环节,使仪表的输出与输入间为线

2、性关系。求非线性补偿环节特性的方法基本有两种:1.解析计算法2.图解法二、闭环式非线性反馈补偿闭环式非线性反馈补偿的原理是利用反馈环节的非线性特性补偿传感器的非线性,使测量系统的输出输入特性为线性。10.1非线性补偿技术三、增益控制式非线性特性补偿法四、实现非线性补偿的具体方法实现非线性补偿的常用方法是折线逼近法,下面介绍折线逼近的原理和实现方法。1.折线逼近法原理在特性曲线的不同范围内,用直线分段地与特性曲线拟合,只要拟合的精度能够保证,就可用拟合直线代替非线性的特性曲线。采用折线逼近法要有非线性元件来产生折线的转折点。常

3、用运放和二极管、电阻等组成的模拟电路来实现。10.1非线性补偿技术非线性元件与运放组合的方式有三种:(1)非线性元件接在运放反相输入端。(2)非线性元件接在单端反相输入运放的反馈电路。(3)非线性元件接在单端同相输入运放的反馈回路。2.非线性电阻网络与运放构成的补偿电路3.补偿热电偶非线性的实用电路10.1非线性补偿技术10.1.3数字线性化数字线性化是用软件进行非线性补偿,常用的方法有三种。一、计算法用根据传感器特性函数编制的计算程序计算与输入对应的输出量的方法称为计算法。二、查表法在测量范围内把被测量分为若干个等分点,计

4、算或测出对应的输出值,列成表格存入计算机。三、插值法插值法是用一段简单曲线近似代替该区间的实际曲线,再用近似曲线公式计算输出量,常用的方法有两种。1.线性插值法2.二次插值法10.1非线性补偿技术10.2温度补偿技术温度补偿技术是为削弱环境温度对仪表性能的影响而采取的技术措施。10.2.1温度补偿原理10.2.2温度补偿方式一、自补偿自补偿是利用传感器本身部件的温度特性抵消温度变化影响的方法。二、并联补偿并联补偿是在主测量环节上并联一个补偿环节使总输出不随温度变化。10.2温度补偿技术三、反馈式补偿反馈式补偿是利用负反馈原理

5、保持仪表的特性不随环境温度变化的。10.2.3温度补偿方法温度补偿有软件补偿和硬件补偿两种方法。一、硬件方法1.零点补偿:用一附加电路产生与零漂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信号实现补偿。2.灵敏度补偿:随时测量检测系统的灵敏度,再通过一定的电路控制系统的灵敏度,使其保持不变来实现补偿。10.2温度补偿技术3.综合补偿:零点和灵敏度不分开补偿,保持系统的输出不随温度变化。二、软件方法建立温度误差的数学模型,通过编程计算补偿温度变化的影响,称为软件方法。1.零点补偿:检测零漂值并存在微机中,每次测量都减去这个零漂值,能实现零点补偿。2.

6、零漂的自动跟踪补偿:随时测量系统的零漂值并存在微机中,用此值对采样值随时修正。3.传感器的温度误差补偿:有的测量系统需对传感器单独进行温度补偿。10.3传感器的标定传感器的标定是用精度高一级的标准器对传感器进行定度的过程。因输入信号可分为静态和动态的,传感器的标定也有静态和动态标定两种。10.3.1传感器的静态标定静态标定主要是检验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指标。 一、位移(长度)的基准量 二、位移(长度)标定装置 三、位移(长度)传感器的静态标定方法:1.用块规标定2.触针式电动轮廓仪的标定10.3传感器的标定10.3.2传感器的动

7、态标定传感器静态特性与动态特性相差很大。静态标定后应进行动态标定,确定它们的动态特性参量。一、压力传感器的动态标定设备 标定时所用的标准信号有两类:正弦波和阶跃波。测出传感器的输出后,经分析处理,便可确定其动态特性参数。 动态压力发生装置可选激波管、快开阀、正弦力发生器等。二、压力传感器动态标定方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