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合作伙伴评价与选择(I)

供应链合作伙伴评价与选择(I)

ID:39831262

大小:806.10 KB

页数:75页

时间:2019-07-12

供应链合作伙伴评价与选择(I)_第1页
供应链合作伙伴评价与选择(I)_第2页
供应链合作伙伴评价与选择(I)_第3页
供应链合作伙伴评价与选择(I)_第4页
供应链合作伙伴评价与选择(I)_第5页
资源描述:

《供应链合作伙伴评价与选择(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节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第二节建立供应链合作关系的步骤第三节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研究第五章供应链合作伙伴评价与选择供应链合作关系就是供应商-制造商关系,或者称为卖主/供应商-买主关系、供应商关系。供应链合作关系可以定义为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在一定时期内的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协议关系。4.1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一、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定义SupplyChainPartnership(SCP)在供应链内部,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成员之间(供应商与制造商),形成的一种协调关系,以保证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或效益关

2、键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之间的连接和合作相互在设计、生产、竞争策略等方面良好的协调如:新产品/技术的共同开发数据和信息的交换研究和开发的共同投资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供应链战略管理的重点,也是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核心。4.1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制造商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着眼点:1)让供应商了解企业的生产程序和生产能力,使供应商能够清楚地知道企业需要产品或原材料的期限、质量和数量;2)向供应商提供自己的经营计划、经营策略及其相应的措施,使供应商明确企业的希望,以使自己能随时达到企业要求的目标;3)企业与供应商要明确双方的责

3、任,并各自向对方负责,使双方明确共同的利益所在,并为此而团结一致,以达到双赢的目的。4.1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4.1.2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产生1、传统关系3、合作伙伴关系2、物流关系4、网络资源关系以传统的产品买卖为特征短期合同关系买卖关系是基于价格的关系,买方在卖方之间引起价格的竞争并在卖方之间分配采购数量来对卖方加以控制以加强基于产品质量和服务的物流关系为特征,物料从供应链上游到下游的转换过程进行集成,注重服务的质量和可靠性,供应商在产品组、柔性、准时等方面的要求较高企业与其合作伙伴在信息共享、服务支

4、持、并行工程、群体决策等方面合作,强调基于时间(time-based)和基于价值(value-based)的供应链管理以实现集成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以信息共享的网络资源关系为特征。信息技术高度发展以及在供应链节点企业间的高度集成,供应链节点企业间的合作关系最终集成为网络资源关系4.1.2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产生4.1.3基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企业集成模式宏观层面主要是实现企业之间的资源优化配置、企业合作以及委托实现。中观层面主要在一定的信息技术的支持和联合开发的基础上实现信息的共享。微观层面是实现同步化、集成

5、化的生产计划与控制,并实现后勤保障和服务协作等业务职能。4.1.3基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企业集成模式4.1.4战略伙伴关系企业中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概念来自于顾客的理解质量工作源于顾客需求质量工作终结于顾客的满意.顾客是上帝4.1.4战略伙伴关系企业中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功能开发(QFD):将顾客实际需求反映到企业制造全过程中,通过产品质量功能的配置满足用户的需求,从而使用户满意。用户质量要求→工程质量要求→零件特性质量要求→工艺操作质量要求4.1.4战略伙伴关系企业中的质量保证体系4.1.5战略伙伴关系企业模型中的

6、技术扩散与服务协作关系4.1.6合作协商与委托——代理机制在加盟某个供应链时,企业都会从各自的自身利益出发,展开合作对策研究,在委托与承包企业间形成一个合作协商机制和委托代理机制。供应链形成的基础一个参与人(称为委托人)想使另一个参与人(称为代理人)按照前者的利益选择行动,但委托人不能直接观测到代理人选择了什么行动,能观测到的只是另一些变量,这些变量由代理人的行动和其他的外生的随机因素共同决定,因而充其量只是代理人行动的不完全信息。委托人的问题是如何根据这些观测到的信息来奖惩代理人,以激励其选择对委托人最有利的行

7、动。委托——代理理论现代企业理论现代企业理论主要关心的三个问题为什么存在企业?企业的本质是什么?企业与市场的边界如何确定?什么是企业所有权(ownership),或委托权(principalship,定义为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最优安排?企业内谁应该是委托人(principal)?谁应该是代理人(agent)?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契约如何安排?委托人如何监督和控制代理人?现代企业理论的两个主要分支交易成本理论重点是研究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代理理论侧重于分析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及企业成员之间的代理关系,又可分为代理成本理论

8、和委托——代理理论。两种理论的共同之点是都强调企业的契约性、契约的不完全性及由此导致的企业所有权的重要性。由于这个原因,一般将现代企业理论称为“企业的契约理论”(thecontractualtheoryofthefirm)现代企业理论二、发挥群体协商机制的作用企业联盟中信任问题(Confidence)面临企业间如何建立信任关系的问题。沟通(Communication)面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