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的预防与控制

狂犬病的预防与控制

ID:39835046

大小:739.50 KB

页数:54页

时间:2019-07-12

狂犬病的预防与控制_第1页
狂犬病的预防与控制_第2页
狂犬病的预防与控制_第3页
狂犬病的预防与控制_第4页
狂犬病的预防与控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狂犬病的预防与控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狂犬病的预防与控制狂犬病(rabies)又称恐水症,为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100%!!预防接种在本病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巴斯德(1822-1895)法国著名科学家。1884年研制成功狂犬疫苗1885年7月6日巴斯德第一次将狂犬病疫苗用在人身上,挽救了年青人约瑟夫·梅斯特的生命。在以后的15个月中狂犬病疫苗救治了2500名被狗咬伤的人。一、病原学狂犬病病毒属核糖核酸型弹状病毒。从患者和病兽体内所分离的病毒,称自然病毒或街毒(streevirus),其特点是

2、毒力强,但经多次通过兔脑后成为固定毒(fixedvirus),毒力降低,可制做疫苗。易被紫外线、甲醛、50-70%乙醇、季胺类化合物(新洁尔灭)等灭活。其悬液经56℃30-60分钟或100℃2分钟即失去活力,对酚有高度抵抗力。在冰冻干燥下可保存数年。包膜(为薄膜)基质蛋白糖蛋白核糖核蛋白垂直切面二、流行病学狂犬病在世界流传广泛,欧洲、美洲、非洲、亚洲等很多国家均有发生。2004年全球因狂犬病每年造成的死亡人数估计为55000人,大多数在非洲和亚洲的农村地区,99%以上的人类狂犬病死亡病例发生于发展中国家,

3、而在大多数受累国家中该病尚未得到控制。亚洲以印度和中国疫情较为严重。北美和欧洲<100死亡数<100000暴露后免疫拉丁美洲<30死亡数<350000暴露后免疫中东<50死亡数<150000暴露后免疫非洲5000-15000死亡数<500000暴露后免疫亚洲35–55000死亡数>7000000暴露后免疫数据不全,特别是非洲和亚洲的数据难以证实2000年各地区狂犬病发生情况中国狂犬病疫情2005年全国狂犬发病2537,死亡数居传染病死亡数第二位。广西、湖南、江苏、安徽、湖北、广东和贵州等省份近年来疫情持续

4、上升,疫情形势十分严峻。建国以来全国狂犬病报告发病情况1996年全国狂犬病报告病例地理分布2000年全国狂犬病报告病例地理分布2004年全国狂犬病报告病例地理分布2004年,全国报告发病数最多的省区依次为广西、湖南、广东、湖北和贵州,5省区报告发病数占全国总发病数的67.86%。广东省狂犬病疫情近年来广东狂犬病发病数逐年攀升,2004年245例;2005年306例,达到近10年狂犬病发病的最高峰。2005年共19个市发现疫情,地区发病数占前6位依次是阳江、茂名、河源、惠州、湛江、梅州。2005年各县区(含

5、县级市)发病数较多的有阳春、廉江、陆丰、五华、博罗、罗定。广东省2005年狂犬病年龄分布1、传染源发展中国家:犬、猫、狼、老鼠发达国家:狐狸、食血蝙蝠、臭鼬和浣熊等动物狂犬病1-野生动物2-家畜动物人类狂犬病野生食肉动物翼手目动物狐狸臭鼬獾狼吸血蝙蝠食果类C.S.食虫类家畜型食肉动物家畜型食草动物狗猫奇蹄动物牛绵羊山羊人类人类人类狂犬病的传播2、主要传播途径唾液(动物)皮肤(人)粘膜(人)咬、抓舔病人器官移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狂犬病致病机理通过神经进入分泌腺体:在唾液中排出病毒进入大脑细胞引起全脑炎在神经系

6、统中向心性移动通过肌肉周围神经末梢进入神经系统病毒在伤口周围肌肉细胞中复制被动物咬伤而感染病毒狂犬病的易感人群和分布特征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人群普遍易感发病人群中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差异系因接触犬机会的多少所致亚非国家:病例性别、年龄分布特征:男性多于女性,青少年发病较多欧美国家:人群分布有一定职业性,以野外考察、旅游者等与野生动物接触的人群多见儿童狂犬病的特殊性发病率高,15岁以下儿童占发病数的40%以上。极易咬伤头面部、颈部及上肢。被抓伤或咬伤后,未及时告诉监护人,未能得到及时处置,所以容易被忽视。

7、临床表现潜伏期前驱期临床症状(急性期)昏迷和死亡潜伏期从暴露后数天到数年,差别非常大,一般20–60天主要的影响因素:感染的病毒数量病毒毒力强弱暴露的严重程度暴露的部位前驱症状持续数天非特异症状不适乏力头痛发热警示性主诉:暴露部位疼痛或感觉异常,出现蚁走感急性发作期情绪波动(激动/抑郁,攻击性)恐惧发作(恐水恐光恐风)自主功能障碍(瞳孔散大)瘫痪格林-巴利综合症(伴发热)完全瘫痪脑炎型(狂躁型)狂犬病,约80%麻痹型(哑型)狂犬病,约20%持续数天两种类型昏迷和死亡几乎所有的狂犬病临床症状都会发展成为昏迷

8、和死亡在发病后数天时开始昏迷由于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本病全病程一般不超过6日,积极处置并发症的约10天,极少超过13天。狂犬病诊断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入院后的实验室诊断:免疫荧光抗体法检测病毒抗原RT-PCR方法检测病毒核酸死后的实验室诊断脑组织标本抗狂犬病毒荧光抗体染色阳性脑组织中病理切片存在Negri小体脑组织标本中分离到病毒每天唾液,鼻咽洗液,脑脊液,尿液,角膜印片,皮肤切片每天唾液,鼻咽洗液,脑脊液,尿液,角膜和皮肤组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