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2011届高三一轮复习试题地球与地图

【地理】2011届高三一轮复习试题地球与地图

ID:39838804

大小:1.11 MB

页数:8页

时间:2019-07-12

【地理】2011届高三一轮复习试题地球与地图_第1页
【地理】2011届高三一轮复习试题地球与地图_第2页
【地理】2011届高三一轮复习试题地球与地图_第3页
【地理】2011届高三一轮复习试题地球与地图_第4页
【地理】2011届高三一轮复习试题地球与地图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理】2011届高三一轮复习试题地球与地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必修①   第一章 行星地球第1课时 地球与地图题组一:地球和地球仪(2010·广州模拟)读“两极地区示意图”,回答1~2题。1.我国一艘科学考察船从长城站附近海域出发,沿地球的自转方向绕南极洲航行一周,经过大洋的先后顺序是(A)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D.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解析由图中长城站的位置及0°经线可知,科学考察船顺时针绕南极洲航行一周,依次经过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2.黄河站位于长城站的(C)A.西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北方向D.东南方向解析由

2、黄河站位于北极附近(60°E附近),长城站位于南极附近(60°W附近)判断,黄河站位于长城站的东北方向。题组二:比例尺3.读右图,两幅图表示的区域实地范围相同,图甲比例尺为1∶100000,则(C)A.图乙的比例尺为1∶200000B.图乙的比例尺为1∶400000C.图乙表示的地理事物较图甲详细D.图甲比例尺是图乙的4倍解析已知图甲比例尺为1∶100000,由图中甲的边长是乙的1/2,可推知图乙的比例尺为1∶50000,因两图实地范围相同,故图幅大的图乙较详细。4.某测绘局要绘制新开发镇的平面图,采用2种比例尺绘制,其中甲图比例尺是乙图的3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邮箱:zxjk

3、w@163.com第8页共8页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如果甲图比例尺为1∶30000,则乙图比例尺为1∶10000B.甲图的图幅面积一定是乙图的9倍C.乙图上反映的地理事物比甲图详细D.甲图中1cm表示的距离是乙图的3倍解析甲图比例尺是乙图的3倍,说明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大,当乙图为1∶10000时,甲图比例尺为3∶10000,即1∶3333,所以A错。根据图幅面积扩大倍数为比例尺扩大倍数的平方,B选项正确。甲图比例尺大,反映地理事物应更详细,所以C选项错误。乙图上1cm表示的实际距离为甲图的3倍,所以D选项错误。题组三:等值线5.(2009·烟台质检)读

4、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名称:①盆地,②陡崖,③山谷,④山脊,⑤山顶,⑥鞍部。(2)⑤、⑦两地的垂直距离为11m,若两地图上水平距离为2.3cm,其实际水平距离是4.6km。(3)如果把该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1∶100000。(4)小河流向东方。计划把水调到C处,有虚线AC和BC两条路线,选择哪一条比较合理?为什么?答案 选择AC路线较合理,因为A处比C处高,可自流引水,而B处比C处低,往高处引水较为困难。(5)如果在山坡上整修梯田,选在甲处好还是乙处好?理由是什么?答案 选在甲处好 因坡度较缓,虽然乙处坡度比甲处更平缓,但在建坝

5、后,乙处会被淹没,甲处则濒临水库,灌溉方便。解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不同等高线重叠是陡崖(如图中的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平缓。当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峰(如图中的⑤、⑦);由内向外增高的,为洼地、盆地(如图中的①)。等高线的曲线向高处凸出的是山谷、河谷(如图中的③);向低处凸出的为山脊(如图中的④)。两个山峰之间相对较低的部位,形似马鞍,为鞍部(如图中⑤和⑦两个山峰之间的⑥)。⑤和⑦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邮箱:zxjkw@163.com第8页共8页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两个山峰之间的垂直距离,实际上是两个山峰之间的相对高度差。已知

6、图上距离求实地距离,根据公式计算时要注意计算结果应是厘米,要把它化成所要求的单位千米。小河流向应注意箭头和指向标,这里是指干流流向。AC和BC的引水问题,不要被距离远近所迷惑,而应选择水势从高处向低处流的实质。开辟梯田,应考虑平缓的坡度、灌溉水源和修建水库后可能被淹没等条件,所以,选择在甲处开辟梯田要比乙处适宜。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4分)(2010·广东江门模拟)下图是“华北地区某地实测的海拔高程数据”,读图完成1~2题。1.根据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坡度:甲>乙B.气温:丙>丁C.降水:乙>丁D.海拔:甲>丙2.图中四地中,林木分布最茂密的是(  )A.甲处B.乙

7、处C.丙处D.丁处解析 第1题,先根据高程画出等高线,可以看出是两峰夹一鞍部的地形,用排除法即可得出答案。第2题,乙地位于迎风坡,降水多,且位于阴坡,蒸发少,水分条件最好。答案 1.C 2.B(2010·江苏南京阶段检测)冬至日(12月22日)凌晨4点(地方时)一架飞机从甲地(60°N、100°W)起飞,沿最近航线匀速飞行,8小时后抵达乙地(60°N、80°E)。据此回答3~4题3.飞机途中航向(  )A.一直不变B.先朝东北后朝东南C.先朝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