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复习提纲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复习提纲

ID:39840209

大小:102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7-12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复习提纲_第1页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复习提纲_第2页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复习提纲_第3页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复习提纲_第4页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复习提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复习提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四个阶段(相互关系)和地球的形状、地球是球形的证据。2、用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二、地球仪:1、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来描述地理事物。2、地球仪和地球的区别。三、纬线和经线1、认识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包括南北极点、地轴、经纬线。2、经纬线比较3、经纬度比较4、高、中、低纬的划分和半球的划分5、特殊的经纬线(能总结其特殊原因)四、经纬网定位经纬网的作用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和公转1、正确演示2、自转和公转比较,包括绕转对象、运动方向、周期、产生的地理现象

2、。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标注其运动方向运动形式自转公转绕转对象运动方向周期地理现象其它3、昼夜产生的原因,晨昏线的判定4、公转的特征公转的轨道是,公转时地轴是,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夹角为,而且它的空间指向,北极永远指向。5、记忆下图,并说明两分两至日日期、直射纬线、南、北半球四季的时间(1)地球公转至A位置时,太阳直射在上,这一天称为,、、三个月为北半球的春季,南半球为、、和月。(2)公转至B位置时,太阳直射在上,这一天称为,、、三个月为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为、、和月。(3)公转至C位置时,太阳直射在上,这一天称为,、、三个月为北半球的秋

3、季,南半球为、、和月。(4)公转至D位置时,太阳直射在8上,这一天称为,、、三个月为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为、、和月。6、读下图,说明直射点变化的规律阳光直射的最北界线是,最南界线是,一年中南北回归线各有次直射机会,南北回归线之间有次直射机会,其余地点直射机会。7、太阳高度角定义与地面接收太阳光热多少、影长的关系。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叫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太阳高度越高,地面接受光热越,反之越;一年中夏季太阳高度最,冬季最。太阳高度越高,物体的影子越,反之越,太阳高度为直角时(即阳光直射地面)影长。阳光照射到A处时,没有影长,

4、照射到B处时,影长为m,照射到C处时,影长为n。8、以北半球为例说明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左图示说明,阳光直射,全球昼夜。节气为或。8下面图示说明,阳光直射,北半球昼最,夜最,极夜的范围扩展到整个。节气为。下面图示说明,阳光直射,北半球昼最,夜最,极夜的范围扩展到整个。节气为。夏季越往北去,白昼越,冬季,越往南去,白昼越。赤道上永远昼夜。直射点在哪半球,哪半球昼就,反之则。9、四季产生的原因10、五带产生的依据、内容、范围、分界线、气候特征和天文特征。8第三节地图一、地图的基本要素1、比例尺:定义、公式及换算、表示方法及几种比例

5、尺的转换、比例尺大小的判读。比例尺的大小两个分数或比值,数大的比例尺大,数小的比例尺小。如1/500000与1/800000两个比例尺,1/500000>1/800000,所以1/500000比1/800000比例尺大。(1)比例尺大小与表示地图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8相同图幅大小的地图表示范围的大或小表示内容的详或略大比例尺小比例尺(2)比例尺大小与山坡陡缓的关系下面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相等,水平比例尺不同,请判断坡度最陡的是哪一幅图幅相同的等高线地形图,比例尺大,表示范围小,坡陡;比例尺小,表示范围大,坡缓。2、地图上方

6、向的确定一般地图方向的确定指向标地图方向的确定经纬网地图方向的确定(1)一般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进一步可以确定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A点位于B点的什么方向?A点位于B点的西北方向8(2)指向标地图(箭头所指为北,另一端为南)东、西方向的确定画一垂直于指向标的线段,然后遵循着“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确定出东、西方向。回答下图中A点位于B点的什么方向?方法:平行移动指向标到B点,然后按照上述方法确定出东西方向。向A点位于B点的东南方向。(2)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右图中A位于B的什么方向?A位于B

7、的东北下图方法:由地球自转方向逆时针可知,M点为北极,然后连接MB,确定南北,再过点B画十字光标,确定东西方向最后确定A点位于B点的西北。3、找出规律识记课本14页中的图例常用的图例符号有规定。二、地形图的判读地图上常用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的定义、计算2、等高线定义、绘制及原理同一等高线上的海拔高度。3、山坡陡缓的判读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8攀山的时候,从安全和省力考虑,一般选择等高线稀疏即坡缓的地方。攀岩运动除外。4、山体不同部位的判读山顶:等高线闭合,数

8、值外低内高为山顶,反之,为盆地。山脊:数值向海拔低处凸起为山脊(低凸山脊)。往往成为分水岭山谷:数值向海拔高处凸起为山谷(高凸山谷)。常发育河流。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相对低缓的部位。陡崖:等高线重叠的地方。常发育瀑布,也是攀岩运动的好去处7.读下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