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工业区位选择

农业与工业区位选择

ID:39844101

大小:447.1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7-12

农业与工业区位选择_第1页
农业与工业区位选择_第2页
农业与工业区位选择_第3页
农业与工业区位选择_第4页
农业与工业区位选择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业与工业区位选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农业与工业区位选择考情深度解读主干知识整合重点热点探究课标新题借鉴专题5考情深度解读考点分布专题5考情深度解读1.对农业区位的选择的考核转向给出材料(文字或图表)多角度考查的方向发展。2.主要农业地域类型要善于迁移,分析评价同类区域的特点。3.工业区位分析由单一主导因素向综合因素针对实际问题的方向发展。4.要重视中外工业地域的比较和评价能力的训练。5.分析影响某一区位的有利条件或限制性因素。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对区域特征的了解和把握程度。日常复习中,要注意对典型区域区位特征的归纳和概括。以

2、农业为例:①东北平原——优势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而制约因素主要是纬度高,热量不足,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命题趋向专题5②青藏高原河谷农业——优势在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单产高,质量好;制约因素是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   ③西北地区灌溉农业——有利条件是光热充足,制约因素是降水稀少,水源缺乏。   ④华北平原——优势是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松,光热充足,制约因素是水源不足,旱涝、盐碱、风沙灾害严重。   ⑤南方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热条

3、件充足,但洪灾较为严重,如长江流域、淮河流域等。6.不同区域的区位因素的对比分析与评价,如:“珠三角”与“长三角”的区位因素的对比分析等。试比较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与美国五大湖城市群的发展条件。考情深度解读专题5主干知识整合一、农业区位选择1.自然因素(光热水土)。(1)气候: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的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关系最为密切。(2)水源: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的干旱地区,灌溉水源是决定性因素。(3)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酸性红壤适宜种茶树;甜菜耐盐碱)(4)地形:不同的地形区(坡向、坡

4、度、高度),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2.社会经济因素。(1)市场需求: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专题5主干知识整合(2)交通运输:主要影响商品农业的区位。(商品农业、外向型农业)(3)劳动力:数量、素质。(4)工业、城市的发展:城郊农业的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地价呈递减状况。(5)科技:影响农业区位的重要因素,主要通过影响其他因素而影响农业区位。我国橡胶生产由热带向北推广到北纬22°;双季稻生产推广到江淮平原;小麦种植高限扩展到海拔4000米的高度。(6)政策: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

5、。专题5主干知识整合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专题5主干知识整合专题5主干知识整合三、工业区位选择1.原料(农产品加工、钢铁)2.能源(有色金属工业)3.科技(尤其是技术密集型工业)4.劳动力(数量、素质)5.市场(腹地)6.交通。7.农业(提供食品和原料)8.环境(风向、河流流向)9.资金、政策。10.自然因素(地形、水源等)专题5主干知识整合四、典型工业地域类型专题5重点难点探究探究点一 农业地域类型分析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与我国重要农业区的比较、分析与借鉴1.亚洲的水稻种植业与

6、我国南方水稻种植区的区位分析及存在的问题。(1)突出两大优势:一是优越的气候条件,即季风气候区的雨热同期;二是丰富的劳动力资源。(2)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农产品的商品率低,农业结构单一;二是劳动生产率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三是科技水平低。(3)对策:一是调整农业生产方式与结构,实施联产承包和多种经营,农林牧渔副业综合发展;二是发展农产品系列加工,把农业生产从自给经济转向商品农业经济;三是加大科技投入,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2.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与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比较与借鉴。(1)了

7、解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与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共同之处: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相似。专题5(2)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的特殊区位条件分析:高度发达的工业基础、先进的农业科技、农工商一体化(即经营专业化)等。(3)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区位优势分析:大面积垦荒地、肥沃的黑土等。(4)借鉴之处:大规模经营在国际市场中有竞争力;先进的科技和一流的服务体系;加强农业一体化经营,延长生产链,提高综合效益。3.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与我国牧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1)我国内蒙古牧区与潘帕斯草原相似的自然条件

8、分析。(2)阿根廷在发展牧牛业领域所做的工作对我国的启示。(3)我国牧区存在的问题:“靠天养畜”、生态破坏、载畜率低、效益低等。(4)借鉴:人工草场建设;放牧方式;牧区交通条件与加工体系的发展。重点难点探究专题54.混合农业与我国南方丘陵地区的农业多样化发展。(1)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生产的特点分析。(2)我国南方地区农业资源的多样化以及生产结构的单一性(3)借鉴:生态农业体系,南方丘陵山区应建设良好的林地—农田生态系统防止水土流失;多样化经济,南方丘陵山区应充分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