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数学全程攻略 (2)

2016考研数学全程攻略 (2)

ID:39846038

大小:4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13

2016考研数学全程攻略 (2)_第1页
2016考研数学全程攻略 (2)_第2页
2016考研数学全程攻略 (2)_第3页
2016考研数学全程攻略 (2)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6考研数学全程攻略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6考研数学全程攻略太原新东方数学名师:张伟,程晓飞,常佳考研满分500分,其中数学、专业课各占150分,政治、英语各占100分。相对于政治、英语、专业课而言,数学是最能拉开差距的科目,它几乎成了相当部分考生能否考研成功的分界点。在这种情况下,部分考生“病急乱投医”,盲目参加各种辅导班,疯狂进行题海战术,甚至“二战”、“三战”,结果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但是却事倍功半,得不到满意的效果。揆诸历史,从1987年至2014年这二十七年的数学录取线(折算成100分)几乎每一年都是三门基础课(数学、英语、政治)中最低的。出现这

2、样的情况有以下原因:一是考研数学试题的题量和难度与现行高校期末考试的差距较大,很多考生反映即使在大学时数学学得不错,但在考研中如果不认真对待,不好好复习一番,也难以取得好的成绩,甚至上不了及格线;二是现在的硕士研究生数学试卷相对其它课程来说,体现出内容多,知识面宽,综合性强,技巧性较高的四大特点。如果只掌握知识而不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是很难考出水平的。同时,2008年之后的数学考试题型趋于稳定,并且更加注重对考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能力的考查,因此复习好数学,是报考理工类和经济类考生整个考研复习的关键。复习得好,你将可以在考试中

3、崭露头角,获得高分;复习得不好,即使是刚过复试线,也毫无竞争力。因此考研数学在整个考研中的核心地位,是毋庸置疑的。考研的数学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同时还分为三个类别,即数一、数二、数三,报考不同的专业或者同一专业的学术硕士或工程硕士要求考核不同的类别,这三种类别虽然考查的难度和侧重点不同,但作为数学学科特点是一样的,复习的方法也大体一样,而且数学相对英语来说,只要方法得当,提高非常快。所以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复习方法,就能事半功倍。下面的备考经验也许能给考生以启发。一、数学备考一定要有一个周密可

4、行的计划。按照计划,循序渐进,切忌搞突击,临时抱佛脚。根据历年高分考生的经验,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初步了解考试大纲,划分复习范围,在此基础上对考试必备的基础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拿出大一、大二所用的课本细细推敲知识点,认真完成课后习题。做到课本知识的熟练掌握。  第二个阶段是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报辅导班也好,自己看复习全书也好,做一定数量的题,重点解决解题思路的问题,将课本上的知识进一步升华。一般从七月到十月。这个阶段要注意归纳总结,即拿到题后要知道从什么角度,可以分几步去求解,尽量要将解题步骤中的关键点

5、搞透。所选习题可以是历年真题(留下近一两年的真题作为冲刺模考用,这个阶段不要做),也可以是书上的练习题,但真题一定要做,而且要严格按照实考的要求去做,把握真题的特点和解题思路及运算步骤。第三个阶段是实战训练阶段,从十一月到十二月的中旬,这也是临考前非常重要的阶段。考生要对大纲所要求的知识点做最后的梳理,熟记公式,系统地做几套近些年的真题,进行实战训练,自测复习成果。在做模拟题前先要系统记忆掌握基本公式,做题要讲究质量,既要有速度,又要有严格的步骤、格式和计算的准确性。最后阶段是考前冲刺,从十二月下旬到考试。针对在做模拟试题

6、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最后的补习,查缺补漏,以便以最佳的状态参加考试。    二、吃透考试大纲要求,准确进行复习定位。  考研大纲是教育部颁发的,指导命题和考生复习的纲领性文件,是命题的根本性依据。它严格划定了各类专业考生应考的范围和难度要求,这也是考生制定计划的依据。首先要认真阅读考试大纲,进行复习的准确定位。考生应切记,与考纲无关的内容坚决不看,以免浪费时间,得不偿失。其次,考生不要对大纲进行逐条分析,因为数学大纲和政治大纲不同,每一年基本变化非常小。很多同学用二手的复习资料也能出很好的成绩,就是这个原因。就各科的特点来说

7、,高等数学是考研数学的重中之重,所占分值最大,需要复习的内容最多。另外高等数学还有跨章节乃至跨科目的综合考查题,近几年出现的有:级数与积分的综合题;微积分与微分方程的综合题;求极限的综合题;空间解析几何与多元函数微分的综合题;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的综合题等。这些类型的题目考生要联系其它数学课程的知识才能做好。比如2011年数三19题:设函数在有连续导数,,且,,求的表达式.这个题目就是微积分中非常典型的综合题,该题将二重积分和微分方程联系在一起,如果对二重积分的计算以及解微分方程不能熟练的话,是很难做出该题的。再比如20

8、14年数一19题设数列满足,且级数收敛.(I)证明:(II)证明:级数收敛.这个题目是将正项级数敛散性判别与数列极限进行有机结合,如果对正项级数敛散性判别方法不熟悉的话是很难把握此题的。线性代数的特点则是公式定理连篇累牍,知识点之间环环相扣,因此不仅出题角度多,而且解题方法也是灵活多变,一定是在基础知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