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校园建设的理性思考

数字校园建设的理性思考

ID:39848927

大小:202.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7-13

数字校园建设的理性思考_第1页
数字校园建设的理性思考_第2页
数字校园建设的理性思考_第3页
数字校园建设的理性思考_第4页
数字校园建设的理性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字校园建设的理性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数字校园建设的理性思考与数字化学习环境研究进展一、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的思考二、松散耦合一体化数字化学习环境构建与应用1.机构设置与定位设立信息化办公室,统筹规划、协调实施;以业务管理部门主导(校长办公室、教务处、研究生处、人事处、财务处等等);技术支持部门搞好保障服务,建议整合相关资源;信息化建设部门条块划分和各自为政,人力不足,协调能力有限,数字校园建设浪费巨大。开场白面对校园面积疯狂扩大,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办公大楼“星级”标准,师生分离日趋严重,与此同时国际上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日新月异。。。。怎么办?需要大声疾呼:1.从整体上把信息化建设纳入学校常规基

2、础设施建设!2.从思想上和行动上要象重视图书馆那样重视教育信息化!3.虽然教育信息化意义重大,数字校园建设任重道远,但是,科学与理性的构建和应用迫在眉睫!2、重建设轻应用的问题仍然比较普遍、特别是数字校园规划方案振奋人心,设计方案业余水准,迫切需要专业化分工与协作;规划方案+设计方案+应用系统的构建+专业化的“监理”+系统构建的评测与评价(专业评测、一线师生和管理人员评测)3.新一代数字校园的提法值得商榷!A.什么是数字校园?概念、内涵、目标、任务是什么?等等需要界定清楚!E-learningE-ResearchE-ManagementE-ServiceE

3、-Living3.新一代数字校园的提法值得商榷!B.从MIS、URP、……新一代数字校园,受信息观和技术观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对“代”字的提法建议慎重一些,同时呼吁从知识观的角度研究数字校园;C.国内数字校园建设“贫富差距”悬殊,学校规模、经济基础、信息化进程、应用水平等不同,其在数字校园规划、设计、应用等方面差异很大,应量体裁衣,同时引入绩效技术去评价;4.数据中心建设误区较大A.什么是数字校园中的数据?(教学、科研、管理、生活、服务5大方面)B.数据中心建设需要从硬软两方面考虑;C.目前有效数据规范与标准缺乏,数据准备不足,导致成为“空中楼阁”,并没有从

4、根本上解决“孤岛”与“共享”的问题,但能“说事”D.需要反思数据的“源头”在哪里?。5、数字校园建设“贫富差距”悬殊,学校规模、经济基础、信息化进程、应用水平等不同,其在数字校园规划、设计、应用等方面差异很大,应量体裁衣,同时引入绩效技术去评价;6、教育信息标准化研究与制订路漫漫7、数字校园应用软件目前在功能、性能和服务等方面普遍还处于初级阶段,在满足教学、科研、管理等对信息化的需求上尚有一定差距;8、教育软件是“基于数据和内容”的软件,是“三分软件七分服务”,需要面向一线人员的深层次支持服务;9.资源建设中尽可能多的开发课程,把数量等同于价值,对于是否真

5、正满足教学需求、资源完善和内容更关注不够;现在的OCW是最优秀的资源吗?NO!10.网络教学平台数以千计,但普遍被动成为内容的传送系统或课堂搬家的工具,对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支持不够;11.软件研发技术路线重视不够;在大学数字校园软件应该坚持UNIX操作系统为主导,选用大型数据库,基于成熟架构和平台搞开发.12、国外的教育软件在适应国内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方面普遍水土不服,生命周期较短。14、搞好教育信息化,在研究中迫切需要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传播科技等学科的融合。在实践中迫切需要以应用驱动,学校不同管理部门通力合作,多快好省开展工作。15、在理念和思路上,

6、建议教育管理部门组织信息化“校长论坛”;在应用实践方面,建议组织“主任(处长)研讨班”学校领导是关键!业务主管部门是核心!技术支持部门是保障!师生的良好应用效果是目标!程建钢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chengjg@tsinghua.edu.cn结论: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既需要潜心的研究与实践人员,更需要一些评论与批判人员,从而促进教育信息化研究与实践的健康发展!第一部分报告结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