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件--遗传的规律

生物课件--遗传的规律

ID:39855044

大小:1.40 MB

页数:42页

时间:2019-07-13

生物课件--遗传的规律_第1页
生物课件--遗传的规律_第2页
生物课件--遗传的规律_第3页
生物课件--遗传的规律_第4页
生物课件--遗传的规律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物课件--遗传的规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节遗传的基本规律一、基因的分离定律孟德尔(GregorJohannMendel)[1822-1884],出生于奥地利一个名叫海因策多夫(Heinzendorf)的小村中,父亲是农民,擅长嫁接;母亲是园艺工人。由于家庭的影响,孟德尔自幼酷爱自然科学。他于1981年在维也纳大学学习,1853年从维也纳到布隆(Brünn)[现在捷克的布尔诺(Brno)]修道院当修道士,直至1868年当选修道院院长为止。孟德尔从1856年起就是在修道院的花园里种豌豆,开始他的“豌豆杂交试验”,到1864年共进行了8年,发现了前人未认识到的规律

2、,这个规律后来称为”孟德尔规律”,即遗传学上的分离规律和独立分配规律,这两个规律与后来摩尔根的连锁遗传规律并称为遗传学的三大规律。但当时这一规律并未被认可,直至他去世后的1900年,才又被重新提出。而孟得尔被称为“遗传之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豌豆孟德尔选择了豌豆作为遗传试验材料1、豌豆是自花传粉,且是闭花受粉的植物2、豌豆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直发与卷发?兔的白毛和狗的黑毛?单击画面继续人的某些相对性状下列生物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小麦种子的白粒与红粒B、狗的卷毛与白毛C

3、、小麦的有芒与无芒D、五指与多指答案:(B)人工杂交(异花传粉)孟德尔杂交试验的独特之处:分别对每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解释:PF1F2子一代子二代♀♂×亲本母本父本杂交自交矮茎的性状在F1中丢失了吗?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相对性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F1中只出现高茎F2中出现高茎和矮茎,比例为3:1显性纯种和隐性纯种杂交,F1中只出现显性性状F2出现性状分离,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比例为3:1一对相对性状(茎的高矮)的遗传试验P:高×矮单击画面继续F1高F2高787矮277比例约3:1│↓│↓F2中的3:1是不是巧合呢?(性状遗

4、传图解)×七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数据2.84:1277(矮)787(高)茎的高度F2的比另一种性状一种性状性状2.82:1152(黄色)428(绿色)豆荚颜色2.95:1299(不饱满)882(饱满)豆荚的形状3.01:12001(绿色)6022(黄色)子叶的颜色3.15:1224(白色)705(灰色)种皮的颜色3.14:1207(茎顶)651(叶腋)花的位置2.96:11850(皱缩)5474(圆滑)种子的形状单击画面继续孟德尔对相对性状遗传试验的解释①相对性状是由遗传因子(现称基因)决定的。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用大

5、写字母表示,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的,用小写字母表示,在体细胞中基因是成对存在②配子形成时,成对的基因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因此配子中基因是()③当雌雄配子结合完成受精后,基因又恢复成对。显性基因(D)对隐性基因(d)有显性作用。所以F1代表现显性性状(高茎)单击画面继续成单的孟德尔对一相对性状遗传试验的解释④F1形成的配子种类、比值都相等,受精机会均等,所以F2性状分离,表现比为3:1,基因类型比为1:2:1。单击画面继续以上解释仅仅是孟德尔认为的,到底正确与否,还要通过实验验证。一个正确的理论,不仅能够解释出现的问

6、题,还应能预测另一些实验的结果性状分离比的模拟验证说明:1、两个盒子里都放有十粒黑色棋子和十粒白色棋子2、用黑色表示显性性状,白色表示隐性性状3、从两盒中随机抓取棋子进行组合结果:组合类型DDDddd单击画面继续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而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这样的个体叫做纯合子。例如DD和dd纯合子(纯种):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而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这样的个体叫做杂合子。例如Dd杂合子(杂种):稳定遗传,杂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现象不稳定遗传,杂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现象测交亲本杂种一代隐性纯种Dddd配子DddDddd测

7、交后代高茎矮茎比例1:1对分离现象解释验证测交试验: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AAAAAAaaaaaa染色体复制减Ⅰ同源染色体分离减Ⅱ减Ⅱ着丝点分裂AaDNA着丝点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等位基因隐性基因显性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实质(1)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2)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开,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下一代(3)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

8、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解释的正确性(一)、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二)、测交P:高(纯)X矮F1高(显性性状)F2:高3:矮1(性状分离)理论解释:P:DDXddF1:Dd配子:F2基因型:1D:1d(受精机会均等)(等位基因)1D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