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古史复习资料

世界中古史复习资料

ID:39861605

大小:178.78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7-13

世界中古史复习资料_第1页
世界中古史复习资料_第2页
世界中古史复习资料_第3页
世界中古史复习资料_第4页
世界中古史复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世界中古史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标准文档世界中古史复习题一、名词解释实用文案标准文档实用文案标准文档l中世纪指古典文化时期与古典文艺复兴之间的时代,约相当于公元5到15世纪。亦称“中世”或“中古”,指古代与近代之间,从奴隶社会瓦解起,到资本主义过渡为止的时期。马克思主义学者认为它是封建时代,分早期、中期与晚期。世界各国向封建制过渡的时间参差不齐,中国最早,约公元前5世纪左右。在欧洲,从公元476年西罗马灭亡至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中世纪的界限。l匈奴人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又称胡。兴起于战国时期,强盛于秦末汉初。最初活动于蒙古高原

2、、河套一带,南到阴山,北至贝加尔湖。原散居于中国北部,公元一世纪,北匈奴为东汉王朝所败,西迁至中亚,二世纪时又为鲜卑人所迫,继续西迁,至四世纪进入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臣服于当地阿兰人。374年渡过顿河,灭东哥特人部落联盟,随后又进攻西哥特人,造成欧洲历史上的“民族大迁徙”。兵锋所至,破坏惨烈。五世纪上半期入据中欧,以班诺尼为活动中心。432年,国王路阿统一匈奴各部。454年,被征服的日耳曼人起而反抗,匈奴人大败,匈奴帝国瓦解。l日耳曼人公元前五世纪以后,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和日德兰半岛渐次南下,

3、散布在北海、波罗的海以南迄莱茵河以东、多瑙河以北地区的一些所谓“蛮族”部落集团,属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古代罗马人称他们为日耳曼人。公元前一世纪,日耳曼人尚处在原始公社制阶段,以狩猎和畜牧为主要生活来源,土地属公社所有,已出现原始农业。二世纪进入军事民主制阶段,出现阶级分化,并拥有战俘和债务奴隶,趋向定居。在蛮族迁徙和西罗马帝国灭亡过程中,日耳曼人起了重要作用。l斯拉夫人欧洲各民族和语言集团中人数最多的一支。其分布范围主要在欧洲东部和东南部,少数则跨越亚洲北部,远达太平洋地区。语言属印欧语系。习惯上分为

4、东斯拉夫人、西斯拉夫人、南斯拉夫人。斯拉夫人的宗教信仰传统上分为两个主要集团:一是东正教徒,另一斯拉夫人吸收了罗马和拜占廷帝国的文化传统,并继承了被他们同化的古代民族的丰富遗产。为了维护自己的生存,他们先后同日耳曼人、拜占廷人、蒙古鞑靼人以及奥斯曼土耳其人进行了长期的斗争,从而保持了自己的语言和民族属性,捍卫了自由和独立。l突厥人突厥是中亚名族的主要成分之一。突厥人在南北朝到唐朝是住在现今中国的西北地区。公元前6世纪游牧于阿尔泰山,初属柔然族,西魏时首领土门连续败铁勃、破柔然,建立政权。东至辽海,西抵

5、咸海,北越贝加尔湖,南接阿姆河南,建立了官制,有立法,有文字。隋初分裂为东西两部,唐太宗贞观四年攻灭东突厥,显庆四年唐又灭西突厥,余部西迁中亚。l蒙古人中国少数民族之一,铁木真在完成对蒙古草原各部落统一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改革,推动了蒙古族共同体的形成。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标志着蒙古草原上的各部落已形成一个以原蒙古部为核心的民族共同体。蒙古族在统一前后社会发展变化很大。他由家庭奴隶制发展成部落奴隶制,统一后形成具有各种等级的游牧奴隶制国家,直接发展成为一个幅员辽阔、横跨亚

6、欧的蒙古大帝国。其内部仍以奴隶制为核心,但也深受周围文化的影响。其中随忽必烈南下进入中原的蒙古人逐渐与封建制度粘合在一起,封建化的趋势与日俱增但留居于蒙古草原的发展缓慢。l田柴科制实用文案标准文档朝鲜王氏高丽的土地制度。976年颁行。国家将全国的耕地和山林登记入册,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由国家掌握,其余的按国家划定的等级高低,多少不等的分给文武官吏、地方土豪和士兵。除功臣和归顺的豪族可得到世袭土地之外,余者分得的土地均不得世袭。由于耕地为田、烧柴林为柴、官吏等为科,故称之为田柴科制。这样,国家可以基本上把土

7、地和农民控制在自己手里。但在分田过程中不断发生侵吞公田的现象,私田日益增多,公田日益减少,至1076年以后,田柴科制基本停止实行。1391年,李成桂颁布科田法,田柴科正式废止。l圣德太子改革指7世纪初日本的改革运动。圣德太子自593年担任摄政以来,即致力于提高王权的改革。603年,制定冠为位十二阶,以整顿朝廷贵族官僚的身份制度,加强朝廷纲纪。第二年,制定“宪法”十七条,作为贵族必须遵守的政治规范。同时号召“笃敬三宝”(佛、法、僧),崇尚佛教,在全国修建许多寺院。为了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圣德太子积极摄取

8、大陆文化。直接向中国派遣留学生。还在外交政策上实行了重要改革。607年,派遣小野妹子为谴隋使,谋求和隋建立对等的外交关系。此次改革主要限于道德观念方面,没有涉及社会根本问题,收效不大。但是它提高了日本的国际地位,奠定了中日平等友好邦交,尤其是派遣留学生,积极摄取中国文化,为日本日后的文明与进步以及大化改新奠定了基础。l幕府日本封建时期武士封建主军事独裁政权。律令制国家解体后,日本各地兴起武士封建主阶层,到12世纪形成关东源氏和关西平氏两大武士集团,彼此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