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频频争夺中国文化遗产

韩国频频争夺中国文化遗产

ID:39863319

大小:930.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7-13

韩国频频争夺中国文化遗产_第1页
韩国频频争夺中国文化遗产_第2页
韩国频频争夺中国文化遗产_第3页
韩国频频争夺中国文化遗产_第4页
韩国频频争夺中国文化遗产_第5页
资源描述:

《韩国频频争夺中国文化遗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韩国频频争夺中国文化遗产“江陵端午祭”申报世遗2005年10月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一度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而告终,留给中国人的是一连串的反思端午节的来历纪念屈原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

2、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中医改韩医申报世遗2006年10月韩国在成功申报端午祭之后,又传出拟将中医改为韩医申报世界遗产的消息。据韩国学者“考证”称,神农氏是高丽人,甚至后世的李时珍也是高丽人。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韩国人把韩医、针灸《本草纲目》都当做自己的文化遗产了。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黄冈

3、市蕲春县蕲州镇)人,汉族,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3年)。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孔子是韩国人?正当中国的论坛上还在为应不应当祭孔吵得不停,韩国人已经在准备拿祭孔大典去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下一步就是把孔子彻彻底底的变成韩国人了。韩国人论证孔子是韩国祖宗箕子的后代。伤不起啊!孔丘(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字仲尼。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4、。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韩国发明活字印刷术?2007年,韩国在德国办“韩国是印刷术的起源国”展览。而此中展出的、诞生于1377年《白云和尚抄录佛祖直指心体要节》被标榜为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金属活字本。毕升(又作毕晟,约970年—1051年),中国发明家,发明活字版印刷术。汉族,北宋淮南路蕲州蕲水县直河乡(今湖北省英山县草盘地镇五桂墩村)人,一说为浙江杭州人。初为印刷铺

5、工人,专事手工印刷。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技术。宋朝的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记载了毕升的活字印刷术。韩国学者称韩国人祖先发明汉字据4月21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韩国语言学泰斗、仁济大学硕座教授陈泰夏近日在韩保守媒体上发表文章,称“汉字并非中国文字,而是我们祖先东夷族创造的、我们的文字。中国学界也承认这个历史事实,只有韩国不知道。”这番话引起热烈争议。网友声音呵呵,多么可爱的韩国学者,这么高的学问,怎么没有发现“ABC…..XYZ”也是他们东夷人发明的啊?韩国因为太缺少自己独立的历史和文化,从骨子里就有自卑,所以,总喜欢和强大的

6、民族攀关系……这是值得高兴的事啊!说明我们中国文化的吸引力太过强大了!据网上消息,现于韩国梨花女子大学供职的教授郑在书反驳曹操墓在中国安阳,并说得言之凿凿:“……据郑教授几十年对中国以及韩国历史的研究中发现,东汉末期著名枭雄曹操居然是韩国人。”该教授的依据无从考究,但也说的头头是道,说曹操祖上乃是“夏侯”一族,原本是“高丽贵族”,公元117年,乌桓入侵高丽,同年因宫廷政变,曹操先祖流落至中原,改为复姓“夏侯”氏,后来过继给宦官曹嵩为继子。 看来,对曹操的履历郑教授背得倒很熟,穿凿伪撰之事迹的时间误差也很小。据说,曹操虽身在汉朝,但心在高丽,从不忘记自己是高丽后

7、裔,为报此国恨家仇,曹操在势孤力薄的情况下远征乌桓。公元220年,曹操病逝,本着为国家稳定和自己落叶归根的愿望,借“七十二疑冢”之计将自己妙葬在今天的韩国光州,据说至今光州市仍建有魏武庙。 闻之,真令人啼笑皆非,叹为观止。近日,众多网站上的一则帖子让人感到担忧,就是端午节被韩国人冠以“端午祭”而获得世界非物质化遗产后,又一则中国的传统文化遗产被韩国人瞄上,那就是《周易》。《周易》的核心显性图形是八卦图及相应的卦象符号,韩国的国旗上就有八卦卦象符号,据悉,韩国民间已经有了将《周易》作为自己的非物质化遗产申遗的动向,只不过他们可能会像端午节那样,将《周易》改得更适

8、合他们的民族文化。此类内容在网上一流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