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致良知”哲学思想研究

王阳明“致良知”哲学思想研究

ID:39867481

大小:368.61 KB

页数:47页

时间:2019-07-13

王阳明“致良知”哲学思想研究_第1页
王阳明“致良知”哲学思想研究_第2页
王阳明“致良知”哲学思想研究_第3页
王阳明“致良知”哲学思想研究_第4页
王阳明“致良知”哲学思想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王阳明“致良知”哲学思想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王阳明“致良知”哲学思想研究姓名:温寒露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中国哲学指导教师:王国良2010-04摘要王阳明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家之一,是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的学说是继承朱熹的理学发展而来,所不同的是,王阳明将朱熹理学中的心学成分经过演变,最终以“致良知”学说而独立出来,成为与朱熹理学不同,而又摆脱朱熹理学弊端的极富生机活力的心学体系,对我国哲学史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致良知”学说则是其集大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良知”与“致良知”二者构成了其心学一以贯之的思想体系。本文首先介绍了“致良知”思想产生的

2、整体过程,并分析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在明朝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封建统治出现危机、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开始动摇的情况下,王阳明致力于自己的内心,创立了与程朱理学截然不同的思想体系,给当时的学术界注入了新的活力。“良知”沿袭《孟子》而来,取其精华,“致知”则是源于《大学》,王阳明在结合“良知”和“致知”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思想见解,赋予“致良知”道德修养的内涵。此外,“致良知”的提出也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由龙场悟道悟得良知,到而后的几十年虽然一直未提“良知”二字,但其思想已经融会贯通到其他哲学思想中,直到晚年始揭“致良知”的

3、宗旨,前后历经数十年,来之实属不易。其次,本文第二章论述了作为本体的“良知”与作为工夫的“致良知”二者各自的涵义。良知人皆有之、良知是天理之照明灵觉处、良知是天理、良知是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良知是心之本体是性善、良知是一切事物的主宰,“致良知”则有“致极”义和“实行”义。阳明强调要通过自身的道德修养不断推广扩充自己内心的良知,然后还要把扩充到的良知付诸实践,要按照良知的准则去行事,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完善道德品格,最终才能成为圣人。“良知”是本体,“致良知”是工夫,本体工夫不可离,在王阳明整个心学体系中,良知本体论

4、与致良知工夫论,二者为先验世界与经验世界架构了汇通与融合的桥梁,是阳明心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本文第三章从实践的角度阐释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思想的关系。知行关系问题向来受历代哲学家所重视,阳明自然也不例外,但他的“致良知”思想可以看作是对“知行合一”思想的概括和深化,阳明强调要知行并进,I知行二者不可偏颇,必须要相互统一,不可分离,做到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其知与行的合一则突出强调了“致”的作用,带有强烈的实践精神。他指出光有理论而没有实践是不行的,体认到得良知必须付诸实践才有意义,否则只是空谈理论,因此,阳明也教导弟子要在

5、实事上下工夫,这样才能使良知的意志和理智得到锻炼。且这种实践精神对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及贵阳等地的人们都有一定的影响,关于这一点,本文将在第四章进行论述。最后,另辟章节分析了“致良知”思想在阳明心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对现实的影响,以及王学的复兴所产生的意义。“致良知”思想作为贯穿阳明学术思想的一条主线,具有总结性的意义。它突出了人的价值,使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也从阳明致良知学中吸取了精华,而且作为致良知思想的产生地——贵阳来说,其思想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贵阳精神就是对知行

6、合一思想的继承,而致良知思想亦包涵了知行合一思想的精粹,由此可见,致良知思想的提出虽然已过数百年,但它作为一种道德学说,旨在通过整个致知过程来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境界,即使在今天依然闪耀着灿烂的光辉,对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关键词:良知致良知本体工夫知行合一IIAbstractWangYangmingisoneofthemostinfluentialphilosophersoftheMingDynasty,isthesynthesizerofMind.WangYangming'sdoctrineisdev

7、elopedfollowingZhuXiNeo-Confucianism.ThedifferencebetweenthemisthatMindofZhuXiNeo-ConfucianismisevolutedbyWangYangming,whicheventuallyresultedintheindependenceof“ExtensionoftheIntuitiveKnowledge”doctrine.ItbecameadynamicsystemofMindwhichisdifferentfromZhuXiNeo-Confuci

8、anism,getsridofdefectsofZhuXiNeo-Confucianism,andplaysafar-reachingimpactonthedevelopmentofhistoryofphilosophyinChina.“Exte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