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元器件基本知识

电感元器件基本知识

ID:39869394

大小:351.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7-13

电感元器件基本知识_第1页
电感元器件基本知识_第2页
电感元器件基本知识_第3页
电感元器件基本知识_第4页
电感元器件基本知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感元器件基本知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电感元器件基本知识一﹑什么叫做電感电感线圈是由导线一圈靠一圈地绕在绝缘管上,导线彼此互相绝缘,而绝缘管可以是空心的,也可以包含铁芯或磁粉芯,简称电感。二﹑電感線圈的主要特性參數電感量L感抗XL品質因素Q分布電容二﹑電感線圈的主要特性參數(1)2.1電感量(L)电感是衡量线圈产生电磁感应能力的物理量。给一个线圈通入电流,线圈周围就会产生磁场,线圈就有磁通量通过。通入线圈的电源越大,磁场就越强,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就越大。实验证明,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和通入的电流是成正比的,它们的比值叫做自感系数,也叫做电感。注意﹕电感量L表示线圈本身固有特性,与电流大小无关。

2、电感的单位是亨(H),也常用毫亨(mH)或微亨(uH)做单位。1H=1000mH,1H=1000000uH。計算公式﹕如果通过线圈的磁通量用φ表示,电流用I表示,电感用L表示,那么電感量L=φ/I。二﹑電感線圈的主要特性參數(2)2.1感抗(XL)电感线圈对交流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称感抗电感量大,交流电难以通过线圈,说明电感量大,电感的阻碍作用大即﹕感抗和电感量成正比,和频率也成正比。交流电的频率高,交流电也难以通过线圈,说明频率高,电感的阻碍作用也大。計算公式﹕XL(感抗)=2πfL。其中f為交流電頻率﹔L為電感量。感抗的单位是欧。二﹑電感線圈的主要

3、特性參數(3)2.1品質因素(Q)品质因素Q是表示线圈质量的一个物理量。线圈的Q值愈高,回路的损耗愈小。Q为感抗XL与其等效的电阻的比值,即:Q=XL/R。线圈的Q值与导线的直流电阻,骨架的介质损耗,屏蔽罩或铁芯引起的损耗,高频趋肤效应的影响等因素有关。二﹑電感線圈的主要特性參數(4)2.1分布電容线圈的匝与匝间、线圈与屏蔽罩间、线圈与底版间存在的电容被称为分布电容。分布电容的存在使线圈的Q值减小,稳定性变差,因而线圈的分布电容越小越好。三﹑電感分類按电感形式分类:固定电感、可变电感。按导磁体性质分类:空芯线圈、铁氧体线圈、铁芯线圈、铜芯线圈。按工作

4、性质分类:天线线圈、振荡线圈、扼流线圈、陷波线圈、偏转线圈。按绕线结构分类:单层线圈、多层线圈、蜂房式线圈。四﹑常見的几種電感類元件chokebead色碼電感transformer四﹑常見的几種電感類元件(1)3.1choke3.1.1原料﹕磁套﹑磁芯﹑導線﹑膠等3.1.2制作流程﹕磁套磁芯+導線=3.1.3常見不良現象四﹑常見的几種電感類元件(2)3.2bead配粉制粉制漿制帶前壓合印刷後壓合切割低燒高燒磨邊上银燒附端面加工測試外檢包装出貨3.2.1制作流程3.2.2關于bead的說明1.其實bead并不是一種電感器﹐只是類似電感。它與電感最大的不

5、同就是﹕電感是以感值為單位﹐而bead是以阻值歐姆為單位的。它的阻值隨著測試頻率的變化而變化。所以在規格標示時會注明在何種頻率下測試的。一般來說﹐管測頻率以100MHz為最多。2.bead的外形與有些電容非常相象﹐容易混淆。可以利用以下簡單的方式來分辨兩者﹕bead用萬用表測試兩極應為導通的﹐而電容為絕緣的。因為bead中間是線圈形式﹐線圈的直流電阻只有零點几歐。而萬用表的直流電源是不能通過電容的。四﹑常見的几種電感類元件(3)3.3色碼電感3.3.1外形3.3.2電感值表示其在外殼上表示方式和傳統電阻一樣﹐分為三環表示和四環表示方式。如右圖﹕四﹑常

6、見的几種電感類元件(4)3.4transformer3.4.1制作流程3.4.2常見的不良現象由于此零件制作大多為手工完成。所以需要注意以下几個方面的不良現象:繞線(零件腳)擺鐵芯﹑灌膠剪線繞線(鐵芯)鍍錫(1)鐵芯擺放不齊﹐突出零件底部﹔(2)灌膠太多﹐導致膠突出零件底部﹔(3)繞線過程中導致零件腳被碰歪﹔(4)零件腳氧化﹐導致零件不吃錫。THEENDTHANK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