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朝代建筑特色总结

各朝代建筑特色总结

ID:39879167

大小:475.6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7-13

各朝代建筑特色总结_第1页
各朝代建筑特色总结_第2页
各朝代建筑特色总结_第3页
各朝代建筑特色总结_第4页
各朝代建筑特色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各朝代建筑特色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建筑史中国建筑学设计基础理论——中国建筑史授课教师:张彤钰?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等级■中国传统屋顶共分九级其中以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为级别最高,其次为单檐庑殿、单檐歇山顶,再次是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卷棚顶,半坡顶。中国建筑史——古代建筑特征1.庑殿顶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屋面稍有弧度,宋时称四阿顶。以重檐庑殿顶级别最高,如北京的太和殿。?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等级中国建筑史——古代建筑特征2.歇山顶是庑殿顶和硬山顶的结合,即四面斜坡的屋面上部转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墙面。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依脊组成,所以又称九脊顶。一般佛教寺院中的大雄宝殿的

2、顶就是重檐歇山顶。3.悬山顶屋面双坡,两侧伸出山墙之外。屋面上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又称挑山顶。?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等级中国建筑史——古代建筑特征4.硬山顶屋面双坡,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于屋面。5.攒尖顶平面为圆形或多边形,上为锥形的屋顶,没有正脊,有若干屋脊交于上端。一般亭、阁、塔常用此式屋顶。中国建筑史——古代建筑1发展概述1.1原始社会建筑——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陕西临潼姜寨村落遗址第一,古人以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创造了聚落、居住建筑、陶窑、祭坛等多种前所未有的建筑形式,为后代建筑的发展奠定了最早和最基本的基础。!原始社会(新石器时期

3、)建筑技术、艺术的成就第二,在结构上,窑洞、木梁架和干阑三种类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基本确立以后几千年中国传统建筑的土木结构形式,特别是木梁架式样,更成为中国建筑结构中的主流。其构造也从绑扎发展到榫卯。第三,聚落选址时注意近水、向阳、不受旱涝、易于防御,还注意把聚落分为居住区、生产区和墓地。这些经验,是通过长期实践取得的,对日后各种村镇的建设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建筑史——古代建筑1发展概述1.1原始社会建筑——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陕西临潼姜寨村落遗址!原始社会(新石器时期)建筑技术、艺术的成就第四,施用于筑墙垣、坛台、屋基的

4、夯土技术,对后代建筑影响至大。而土坯砖、木骨泥墙、烧烤地面、白灰面及室外散水等建筑材料与技术的应用,不但大大改善了当时建筑的使用及人们的生活条件,而且还为后世长期所沿袭。第五,审美观念亦已反映到建筑中。例如室内墙面涂以白灰,不但增加了亮度,也增加了美观。牛河梁女神庙遗址中的彩绘泥片,更表明了多种色彩和图案的装饰已不限于陶器,而是扩大到建筑中了。第六,环绕向心、中轴对称、主次分明等建筑布局原则及若干基本几何形体的应用,已大量应用于或体现在聚落、祭坛和居住建筑之中。中国建筑史——古代建筑1发展概述1.2奴隶社会建筑——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建筑

5、技术、艺术的成就陕西临潼姜寨村落遗址宫城东墙排水沟第一,在建筑设计中,特别是皇家建筑,已有了事先踏勘地形和规划布置。如秦雍城之宫殿、坛庙,以及商、周之贵族墓葬,显然都是经过规划才施工的。第二,就使用功能而言,到周代为止,宫殿、坛庙、陵墓、官署、监狱、作坊、民居……等建筑类型均已出现;就空间组织而言,庭院式建筑布局亦已成型,即作为中国传统建筑最主要的内涵都已经具备了。第三,自原始社会就已大量使用的木构架建筑,到夏、商、周时期,这种方法得到进一步发展。以木柱梁为房屋结构的形式已经成为当时建筑的(特别是统治阶级的)主流,柱网亦逐渐趋于整齐,又出现了斗拱这种具

6、有中国特色的重要建筑结构构件。第四,陶制地砖、屋瓦、排水陶管等的使用,是建筑技术上一个重大进步,不但发掘了新的建筑材料,改进了建筑构造,延长了使用时间,还改善和美化了人们的生活。中国建筑史——古代建筑1发展概述1.2奴隶社会建筑——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陕西临潼姜寨村落遗址宫城东墙排水沟第六,衡量建筑尺度的标准也逐渐规格化。如周代对道路的宽窄以“轨”度之,一般建筑用“丈”、“尺”、“寸”度之,室内面积则称之以“筵”,筵即席也。第七,建筑外观总的比较低平,这是因为当时尚未能解决高层结构问题。但后来出现了高台建筑,使建筑外观有了很大变化。已知当时

7、建筑的屋盖形式有四坡(即“四阿”)、攒尖、两坡等多种。色彩方面,除柱按等级着色外,又有墙面刷白、地面涂黑的做法。!建筑技术、艺术的成就第五,等级制度已越来越多地反映到建筑中来,商代墓葬制式即是一例。到周代封建制度更加谨严,例如对各级城市的面积、城阙高度、道路宽窄……均有明确规定。在使用色彩上亦有区别,如柱子的颜色“天子丹,诸侯黝,大夫苍……”中国建筑史——古代建筑1发展概述1.3封建社会前期建筑——公元前475年~公元589年!战国建筑技术、艺术的小结陕西临潼姜寨村落遗址宫城东墙排水沟第一,采用以夯土台为中心,周围用空间较小的木构架建筑环抱,上下层迭二

8、三层、形成一组建筑群,是在木架结构不发达条件下建造大体量建筑的一种解决方法。P26第二,农业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