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ZFM)

咬文嚼字(ZFM)

ID:39885449

大小:485.5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7-14

咬文嚼字(ZFM)_第1页
咬文嚼字(ZFM)_第2页
咬文嚼字(ZFM)_第3页
咬文嚼字(ZFM)_第4页
咬文嚼字(ZFM)_第5页
资源描述:

《咬文嚼字(ZFM)》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9、咬文嚼字朱光潜jiáo动词:用牙齿把食物切碎、磨碎。细嚼慢咽、味同嚼蜡、咬文嚼字、嚼舌jiào倒嚼:反刍jué义同jiáo,用于某些合成词“咀嚼”嚼原意:过分地斟酌字句或不领会精神实质,只纠缠字句,强词夺理或卖弄才学者。它在学习工作中是一个坏习惯,这个成语的涵义通常很不好。在本文中作者反其意而用之,他赋予“咬文嚼字”以新意。在文中,他写道:“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代表作《文艺心理学》《诗》 《谈美书简》等他早年留学法国,获文学博士学位。新中国成立后,他主要从事美学

2、研究工作,在一系列重大的美学理论问题上,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成为美学界一个重要流派的代表。此外,他还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在批判继承美学遗产方面,卓有成效。他的《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他生前为北京大学教授,历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等职,他“国学根基和西学素养,皆玉润珠圆,晶莹剔透,两者彼此照明,相映生辉,融会贯通,自成一代渊博大家”(《求古探今,融合中西》)。知识积累1、字音水浒hǔ憎zēng恶茗míng烟斟酌zhēnzhuó锱铢zīzhū箭镞zú烹pēng蕴藉yùnjiè搅jiǎo扰岑cén付梓zǐ尺牍dú2、词语深恶痛绝:厌

3、恶、痛恨到极点。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索然无味:形容呆板枯燥,毫无趣味精。索然,没有味,没有兴趣的样子。清沁肺腑:纯净的味道、感受渗入人的肺腑或内心。不即不离:既不亲近也不疏远。蕴藉:<书>(言语、文字、神情等)含蓄而不显露。点铁成金:神仙故事中说仙人用手指一点使铁变成金子,比喻不好的作品改好。付梓、杀青、学富五车、才高八斗、锱铢必较、援例。五、课文讲读1、理清全文结构和文章思路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5段),说明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第二部分:(第6—7段)说明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善用和误用两种。第三部分:(第8段)全文小结。指出读

4、者应从文章所阐明的咬文嚼字的道理中,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须潜心琢磨的好习惯。2、在理清文章思路后,请同学们从文中抽出作者所举的例子,逐一体会。例一:“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改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例二:“《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例三:“僧推月下门”一句诗的推敲。例四:“《惠山烹小龙团》诗中三、四两句的内涵剖析。例五:“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第一例,“你是……”改为“你这……”,不只是句式有所变换,特别是“你这……”带有极憎恶的惊叹语气,表现着强烈的情感。随着句式变动荡不安,感情色彩也有极大的变动,但不能认为这样改动一律有效,有的不能表现强烈

5、感情,反而会造出一句病句。第二例,《史记》中李广射虎一段,金代文学家王若虚说它“凡多三‘石’字”,改后简洁多了,却远不如原文。原文把射虎者发现“虎”的紧张的情绪、勇悍的性格,集全力于一箭的情状,体现得淋漓尽致。改后则索然无味。这则事例也告诉我们换一字、一句都会改变思想和情感的表达。至于简笔还是繁笔,应是“各得其宜,各尽其妙”。第三例,韩愈代贾岛定“敲”字,历来传为美谈。作者认为“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而“敲”就显得拘礼些。“推”好还是“敲”好,正如作者所说:“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是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

6、在思想情感上‘推敲’。”第四例,苏东坡《惠山烹小龙团》诗的三四句,明月照着泉水与清茶泡在泉水里有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意味,这是善用字的联想意义,含混之中有蕴藉。第五例,举“柳腰桃面”等套语,说明联想进入习惯势力,那么约定俗成的字词便滑进了俗滥,而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这种“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在中国小说史上,特别是明、清时代并非经典的一些小说,常见“沉鱼落雁”、“羞花闭月”以形容美丽女子的容貌,这就是习惯于走熟路的结果句式不同意味不同字数不同意味不同字眼不同意境不同思想感情善用字的联想意义套板效应结构全解课堂研讨联系本文的观点,请同学们自己收集“咬文嚼字”的例子,在课堂

7、上交流。例一:鲁迅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中记有一诗——七律《惯于长夜过春时》。其中的“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原来是“眼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边觅小诗”。“眼看”为睁眼看着,是客观描写,也是无力救援的表示,而“忍看”写出了悲愤之情。“刀边”已见敌人的血腥,诗人的愤激,但还有可能是孤立事件,而改为“刀丛”,则可让人联想到整个社会的黑暗,又可见到投身艰险的对敌斗争中的诗人的形象。例二:晚唐诗人杜牧的《江南春》中写道:“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第三句运用了夸张修辞。明代学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