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先进技术及其未来发展

移动通信先进技术及其未来发展

ID:39887178

大小:1.93 MB

页数:42页

时间:2019-07-14

移动通信先进技术及其未来发展_第1页
移动通信先进技术及其未来发展_第2页
移动通信先进技术及其未来发展_第3页
移动通信先进技术及其未来发展_第4页
移动通信先进技术及其未来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移动通信先进技术及其未来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增强技术简介彭木根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2010年11月23日主要内容认知无线电多频带聚合协同中继网络编码多天线技术COMP家庭基站认知无线电技术-背景当前无线通信的特点多种网络共存同频段信号相互干扰不同频段互不干扰静态频谱分配f1f2f3f4f5f6认知无线电技术-背景频谱资源枯竭并不是所有频段同时被使用同一频段也不一定一直被使用静态频谱分配频段静态分配给授权用户认知无线电技术-背景频谱空洞频率:所有频段并不是同时被使用Opportunityinfrequencydomain时间:同一频段也不一定一直被使用Opportunityinspecificbandi

2、ntime功率:取决于经度、纬度、海拔,与主要用户的距离等因素Opportunityingeographicalspace主要用户(PrimaryUser)授权用户次要用户(SecondaryUser)非授权用户机会使用频谱空洞又称感知用户认知无线电技术-背景6认知无线电与软件无线电软件定义的无线电(SoftwareDefinedRadio)频率:所有频段并不是同时被使用1991年由Mitola提出多频段的无线电通过软件支持多空中接口airinterface认知无线电(CognitiveRadio)1998年由Mitola提出基于软件定义的无线电平台具备情景感知能力(context-

3、aware)感知频谱、传播环境具备自动可重构能力自适应调制、编码、天线波束、功率调整等7认知无线电关键技术-无线环境认知BPSKQPSK频谱感知基于信号能量、波形特征、循环平稳特征等的感知方法研究基于多用户协同感知的方法研究环境感知用户位置信息、周围电波传播环境干扰位置信息感知时间、感知可靠性的分析及提高方法,新感知算法的研究有效、高精度算法的研究8认知无线电关键技术-智能学习、决策知识抽象频谱知识、无线传播环境知识等知识的抽象表达以便计算机处理学习算法人工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理论等决策算法进化算法、基因算法等认知无线电-标准化进程IEEE802.22:2004年11月,IEEE802

4、.22工作组正式成立,其主要任务是开发和建立一套基于认知无线电(CognitiveRadio简称CR)技术2007年4月21日新成立的IEEESCC41取代了IEEE1900标准组,主要负责动态频谱接入方面的标准化工作。标准组分为4个WG工作组(IEEE1900.X)和1个研究组。国际电信联盟(ITU-R)和SCC41认知无线电标准化进程表IEEE802.11h(针对WiFi5GHz)IEEE802.11y(针对WiFi3.65GHz~3.7GHz)动态频率选择传输功率控制主要内容认知无线电多频带聚合协同中继网络编码多天线技术COMP家庭基站载波聚合技术简介11上下行非对称CA非对称

5、CA造成的影响随机接入时DLCC的模糊性问题ACK/NAK的映射问题以及编码方式PDCCH,PBCH,PHICH以PDCCH为例,其分布可分为两种方案:PDCCH(s)分布在多个CC上PDCCH(s)分布在某一个特定的CC上两种编码方案各PDCCH单独编码各PDCCH联合编码资源分配与协调TDD上下行时隙干扰由于邻小区之间上下行配置的不同导致在某些时隙上产生干扰。消除方式小区间以协作方式工作,采用自适应的帧配置方案当前研究CA情形下多个CC上的自适应帧配置方案;在中继环境下多频带聚合是的CC分配以及帧配置方案。主要内容认知无线电多频带聚合协同中继网络编码多天线技术COMP家庭基站无线

6、中继技术机会中继的基本概念机会中继从可能的中继节点中选择最好的一个中继节点来进行源节点数据的转发什么是最好?对于译码转发(DF)中继,最好的中继就是可以正确解码源端数据,同时到目的节点的信道状况最好对于放大转发(AF)中继,最好的中继就是源到目的端的等效信噪比最大机会中继的优点:不存在分布式空时码的同步问题和功率分配问题不存在重复转发协作策略存在的带宽扩展问题从分集性能上可以获得和分布式空时码相同的分集度异构协同和网络融合一种无线协同中继网络示意图协同分集复用自适应研究研究背景对于无线中继系统来说,通过多个中继节点的相互协同,每个节点类似协同MIMO中的一根天线,也可以获得协同MIM

7、O增益,提高无线中继系统的性能。引入无线中继系统协同理论模型,结合压缩转发(CF)、编码转发(DF)等中继转发方式,分析不同中继处理能力(全双工/半双工)和网络几何结构(成簇/非成簇)下,协同中继系统的分集复用折中(DMT)情况。结论中继策略中自由度的增加对DMT性能的影响。多天线中继系统和其相应的单天线中继系统之间存在基本的差异。单天线系统中,DF方案可以达到最佳DMT性能,而多天线系统中,DF无法实现最佳DMT。半双工DMT上界通常低于全双工DMT上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