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I)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I)

ID:39897076

大小:709.60 KB

页数:53页

时间:2019-07-14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I)_第1页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I)_第2页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I)_第3页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I)_第4页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I)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假说演绎法发现问题提出假说得出结论(演绎推理并)验证假说(忆→思→议→结→练)第2节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自由组合定律(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3)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4)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5)孟德尔获得成功的经验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每一对相对性状单独进行分析粒形粒色{圆粒种子315+108=423皱粒种子101+32=133{黄色种子315+101=416绿色种子108+32=140其中圆粒:皱粒接近3:1黄色:绿色接近3:1F1黄色圆粒绿色皱粒Px黄色圆粒F2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个体数3151011

2、08329331:::xF2问题:为什么F2出现两种新的性状组合,且F2四种性状比是9:3:3:1?(忆→思→议→结→练)孟德尔假设豌豆的粒形和粒色分别由一对基因控制,黄色和绿色分别由Y和y控制;圆粒和皱粒分别由R和r控制。P的纯种黄圆和纯种绿皱的基因型就是YYRR和yyrr,配子分别是YR和yr。F1的基因型就是YyRr,所以表现为全部为黄圆。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忆→思→议→结→练)⑵单显性:表现型类型分布特点及比例:YRyRYryr(A)YYRR1●(B)YyRR5●(C)YYRr6●(D)●YyRr7YyRR5●yyRR2●●YyRr7yyRr8●Y

3、YRr6●YyRr7●YYrr3●Yyrr9●●YyRr7yyRr8●Yyrr9●yyrr4●F1配子F2YRyRYryr♀♂⑴双显性—黄圆:绿圆:黄皱:⑶双隐性—绿皱:1/6+2/16+2/16+4/16=9/161/16+2/16=3/161/16+2/16=3/161/16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RyryRYrYRyryRYrYRyRYryr(A)YYRR1(B)YyRR(C)YYRr(D)YyRrYyRRyyRR2YyRryyRr8YYRrYyRrY

4、Yrr3Yyrr9YyRr7yyRr8Yyrr9yyrr4F1配子F2YRyRYryr♀♂⑴纯合子,即YYRRyyRRYYrryyrr,各占1/16,共4/16;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4。基因型种类分布规律和特点及比例⑶双杂合体(两对基因都杂合),即YyRr,占4/16即1/4。4/161/4三、验证——测交1、演绎推理:测交杂种一代双隐性类型黄色圆粒x绿色皱粒YyRryyrr配子YRYryRyryrYyRrYyrryyRryyrr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1:1:1测交后代2、测交实验结果表现型项目黄圆黄皱绿圆绿皱实际子粒数F1作母本31272

5、626F1作父本24222526不同性状的数量比1:1:1:1F1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进行自由组合3、结果:与预期的设想相符,证实了F1是杂合体,基因型为YyRrF1产生了YR、Yr、yR、yr四种类型、比值相等的配子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实质: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四、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YRyr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YrRyYRyrYyrR

6、配子种类的比例1:1:1:1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图解)五、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1866年发表,但世人熟视无睹……1900年,得到了三位科学家的重视,人们认识到孟德尔定律的重要意义。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基因:表现型: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紫花、白花)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AA、Aa)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A、a)(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现象(四)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三)验证---测交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二)

7、自由组合现象解释总结(忆→思→议→结→练)(六)孟德尔成功的原因1.选材3.统计学方法4.科学设计试验程序2.先选择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单因素多因素(五)再发现练习1.三位科学家重新发现孟德尔的定律2.概念:基因、基因型、表现型、等位基因(第二课时)YRyRYryr♀♂YRyRYry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F2YyRrF1PYYRR×yyrr×结合方式有16种;基因型9种;表现性状4种(9:3:3:1)。基因型9种表现性状(表现型)4种YYRRYYRrYyR

8、RYyRryyRRyyR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