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复习试卷

期中复习试卷

ID:39900308

大小:313.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7-14

期中复习试卷_第1页
期中复习试卷_第2页
期中复习试卷_第3页
期中复习试卷_第4页
期中复习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期中复习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期中考试复习试卷.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4周年,班级开展一次以“战争与和平”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准备工作,完成下列试题。(6分)(1)“武”字与战争密切相关。中国汉代文字学家许慎认为“武”是典型的会意字,他在《说文解字》中把“武”解释为“止戈为武”。请说说这一解释反映了古人怎样的情感。(1分)(2)伴随着战争,形成了丰富的战争文化。请写出一句与战争有关的诗(词)句;列举一部战争题材小说及其中一位军事人物或一场战役。(2分)(3)下面图片中的雕塑名为“打结的手枪”,矗立在联合国总部花园内,是卢森堡1988年赠送给联合国的。请用精彩的语言向全班同学介绍这座雕塑,

2、体现你对这座雕塑的理解。(2009淄博)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菊花: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是经过长期人工选择培育出的名贵观赏花卉。菊花种类繁多,色彩丰富,在秋冬季节开放。菊花不仅有独特的观赏价值,而且药食兼优,有良好的保健功效。我国不少地方都有食菊的习俗。莲花:多年生草本水生球根花卉。地下有根状茎,称为莲藕。茎一般空心挺直,叶片呈圆盾形,有细茸毛,不沾水。花冠成莲座状,颜色通常为白色或淡粉色,气味清新幽雅。莲花的全株植物体都有利用价值。《本草纲目》中有记载:“医家取为服食,百病可却。”莲花在中国有深邃的文化渊薮。唐代将佛教立为国教后,莲花图案成为佛教的标志。梅

3、花:位居二十四番花信之首,冰枝嫩绿,疏影清雅,花色秀美,幽香宜人。梅不屑与浮花浪蕊在春风中争奇斗妍,而是在天寒地冻、万木萧条之时,傲霜斗雪,迎风怒放,因“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被誉为花魁。在文学艺术史上,梅诗与梅画数量之多更是令人叹为观止。(1)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国花。假如让你从上面三种花中推荐一种作为我国的国花,你会选择哪一种?写出推荐的理由。(3分)(2)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都对花情有独钟,并留下诸多广为流传的佳作逸事。请从下面的人物中为三种花分别选一位代言人。(3分)林逋陶渊明郑板桥周敦颐王冕郑思肖菊花:莲花:梅花:(3)如果你要参加一个以“花”为主题的诗文

4、朗诵会,你认为上面三段文字中哪一段更适合作为朗诵材料,请说明原因。(2分)(2009威海)阅读陶渊明《饮酒(其五)》,完成第8—9题。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9.诗中表明诗人心境的两个词语是,。(2分)A.晚春B.初夏C.晚秋D.初冬10.“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描绘了怎样的景色?从中感受到诗人怎样的人生理想?(2分)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荻()港殷()切溃()退歼()灭绥()靖要塞()遏()制炽()烈亵()温馨()锐不可当()高屋建瓴()负隅()顽抗寒噤()趴在()蹿()仄歪(

5、)飒飒()吆喝()提()防闷()热剥()削疟()子地窖()迫击炮()瓦烁()削去()闪烁()鞠躬()()匍匐()颤巍巍()缀满()晨曦()瞥见()箱箧()琉璃()()惊骇()劫()掠()恍惚()()荒谬()憧憬()()蜿蜒()()孤孀()震悚()疮疤()霹雳()()憎恶()()惧惮()粗拙(   )诘问(  )掳(  )踌躇(  )(  )狼籍(  )赋闲(   )籁籁(   )惦(   )记蹒跚(  )(  )奔丧()颓唐(   )栅栏(  )琐屑(   )涎水(   )揩()一把尴尬()()凹凼()()黏性()唿嗒()()嘎()门槛()惶恐()取缔()攥()住滞笨()伛(

6、)偻镶嵌()()眼翳()愧怍()骷髅()()唏嘘()()噩耗()()呵斥()()焦灼()颠沛()伎俩()()吊唁()跋涉()()滞笨()文绉()绉嫉()妒()猝()然一、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景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本文中出现的个成语  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5、描写桃花源生活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村人”不知有汉,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