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5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ID:39901751

大小:677.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7-14

第15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1页
第15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2页
第15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3页
第15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4页
第15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15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7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选择题2013年题组1.(2013·四川文综·7)右图是一幅民国时期的商品广告。据此可知(  )A.民国时期的广告都借助了明星代言B.当时影视明星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C.这一广告突出了对产品功效的宣传D.明星代言得到普通民众的广泛认同【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解析】本题是图片类试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运动能力。从图片文字看出:该广告是民国时期胡蝶代言的力士香皂广告,“力士香皂芬芳馥郁,历久不退,且着肤如润,无干燥损肤之弊,敢进一言以为介绍”等文字体现了借

2、助明星对力士产品功效的宣传。A项错在“都借助”;C项只反映了一方面信息;D项错在“广泛认同”。【答案】C2.(2013·山东基能·28)人们的穿着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西装开始成为社会时尚是在(  )A.新中国成立初期B.“大跃进”时期C.“文革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考点】新中国成立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解析】在20世纪50年代,男人中流行灰蓝色的“干部服”,女子则以穿“列宁装”为时尚,并以朴素为美;1958年大跃进运动时期,片面追求重工业产值产量的增长,则造成了轻工业的不

3、发达,衣着材料或服装生产根本就没有被列入“大计划”。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政府严格限量供应,人为地造成了“短缺经济”,也就是说穿衣之破之旧之划一,是意料之中的事;“文革”其间,蓝、灰颜色成了人们穿衣的主色调,军装成了时尚;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的思想和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表现在衣着消费方面,自上而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对美的追求,决不是资产阶级的专利品。无产阶级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完全有权利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些,得到美的享受。故答案D符合题意。【答案】D3.(2013·浙江文综·18)据《中国近代报刊史》

4、,《时务报》初创时,每期只销4000份左右,半年后增至7000分,一年后达到13000份,最多时销达17000份,创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记录。这一现象说明(  )A.通俗性报刊广受普通民众欢迎B.《时务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C.维新派有效利用新式媒介开启民智D.国人所办的报纸市场需求极大-13-【考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大众传媒的发展【解析】具体解析如下:选项具体分析结论A《时务报》不属于通俗性报刊错误B开国人办报先例的是1873年在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错误C材料描述了在短短一年

5、半左右的时间内,《时务报》销量增长4倍左右,这反映出维新派在利用报纸这一新式媒介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有效地开启了民智。正确D《时务报》的畅销说明“国人所办的报纸”在当时有一定的市场需求。但其销量最多时也仅17000份,言其需求“极大”,夸大了影响。错误【答案】C4.(2013·江苏单科·6)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这一描述表明(  )A.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B.描述者倡导报纸

6、产业多元化C.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考点】近代生活变迁——大众媒体【解析】考查对材料信息的阐释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从题干材料: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可知强调报纸的教化作用。ABD题干材料中无法在体现,是错误的解读。故正确答案选C。【答案】C5.(2012·浙江文综卷·17)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映出(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B.国人

7、办报事业的发展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解析】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表现为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材料中没有体现;《上海新报》是否为国人办报不得而知;百姓衣食住行西化的说法过于绝对,在偏远封闭的地方受西方生活方式很小。报纸内容反映出外国的商品出现在中国市场上,引发国人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船既遇难,船长督率船员,百计救护。既知无可为,乃发令下小艇。小艇既备,又令男子退后,妇孺登艇。男子闻令即退,穆然无有喧哗者……【答案】C6.(2012·四川文综卷·16)1912年6月出版的小

8、学教材《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介绍了两个月前泰塔尼克号邮轮遇险事件(图6)。这反映出(  )-13-①教材编撰者关注国际时事②教材编撰者倡导人性向上③民国初期公民教育成就显著④民国初期妇女地位显著提高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从题干中的“介绍两个月前”说明教材编撰者关注国际时事;图中文字“妇孺登艇,男子闻令即退”仅能反映出美国的公民教育的成就和妇女地位变化,不能反映民国初期的中国,反映应是其倡导人性向上,因此,正确选项为A.【答案】A7.(2012·四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