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佛学思想

浅析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佛学思想

ID:3990510

大小:108.9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1-26

浅析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佛学思想_第1页
浅析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佛学思想_第2页
浅析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佛学思想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析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佛学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9年10月榆林学院学报Oct.2009第19卷第5期JOURNALOFYULINUNIVERSITYVol.19No.5浅析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佛学思想张元春(榆林学院网络中心,陕西榆林719000)摘要:金庸武侠小说成功地将俗文化与雅文化结合起来,被称为文化武侠小说。其中佛教元素是金庸小说的一大特色。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佛学思想,体现出作者从佛家的悲天悯人精神出发解读人性,以人道主义的关怀诠释侠武的艺术创作手法。关键词:金庸;武侠小说;佛学思想中图分类号:I2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871(2009)05-0041-03中国武侠小说

2、经历了多次创新运动,而第三次暮鼓的感召下,深感罪孽深重,自废武功,出家为僧。创新运动的代表就是金庸等人。他们把武侠小说带在金庸先生的笔下,其他借佛家文化感召世人向善到了文化的境界。严格地说,金庸小说可称之为的则更不胜枚举,而佛家的武功也从而成为了正宗,“文化武侠小说”,他最突出的贡献是将俗文化与雅往往具有驱魔除邪的功能,如《易筋经》,《九阳神文化结合起来,让武侠小说成为雅俗共赏的文体。功》等也成为他宣扬佛学的工具,把他扬善除恶的同时,金庸信奉佛教,且对佛学甚有造诣,因此,在他武侠宗旨传扬开来。金庸没有在他的小说中直接对的小说中,体现了丰富的佛教思想。佛

3、家思想进行直接的论述,但他通过主人公的言行、一、佛教文化与金庸作品观点、立场和命运对三种文化思想进行了阐述,从而佛教自从魏晋传入中国以来,在同中国的传统使他的武侠小说具有更深的内涵,他也成为武侠小思想和本土宗教的依附、冲突、融合、发展中逐步中说的代表作家。国化,在许多方面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影响。尤其二、渗透在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佛学思想是僧人与文人的交往日益密切和扩大,佛教教义和佛教认为人生痛苦的根源在于贪、痴、嗔。这三佛教经典对中国文学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佛教烦恼为三根、三火、三障、三毒。然此三毒统摄三界学说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对中国一切

4、烦恼。凡人经常为此三毒所缠,不能远离获得文人的创作思想,扩展文学的表现内容以及创新新解脱。的文学形式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金庸的武侠小贪即贪婪,贪婪又名贪爱或贪欲,是指贪爱世间说包罗万象,含有非常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其中也的色欲财宝而无厌足。人的贪婪和欲求永远也得不包含了众多的宗教思想。佛家文化也是他的小说所到满足,当一种渴求得到满足时,另一种渴求的欲望要体现的一个重要方面。金庸先生也多次在公开场立即产生。所以总是没有满足之时,这便是“求不合谈论自己对佛学的理解和倾慕。在他的第一部武得而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中,他借陈家洛之口,以佛家嗔,即是嗔恚。

5、《大乘义章》说;“忿怒为嗔”。典故来阐述自己对天下苍生和个人利益的理解。尔嗔烦恼又会与贪欲相连,贪欲不能满足而生嗔恚。后,他在多部小说中体现佛家学说的重要作用,同时嗔的忿、覆、恨、恼、嫉、害都会生起烦恼、痛苦。嗔他也将少林寺作为自己心目中佛学源头放在了重要忿、嗔恨之火燃烧自己,也伤害别人,以至于杀人放位置,并将佛家的感化力提到了一个崇高的境地。火,嗔嫉到“妒火中烧”也会给自己和别人带来痛比如在《天龙八部》中慕容博,萧远山数十年的仇恨苦。由嗔而引发人与人、人与社会、国与国、民族与竟然被无名老僧的一席话感动,使其放弃仇恨,出家民族、宗教与宗教之间的不断斗争

6、,以至恐怖活动为僧;再如《倚天屠龙记》中的谢逊在少林寺的晨钟等。现实世界的种种嗔恨,都会带来种种的无穷烦收稿日期:2009-03-26作者简介:张元春(1978-),女,陕西榆林人,榆林学院教师。·42·榆林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总第83期)恼和痛苦。峰父子家庭惨剧的直接原因。“四大恶人”之首的痴,梵语叫慕何(Moha),译为“痴”,又可译为“恶贯满盈”段延庆,乃是大理先朝的“延庆太子”,“无明”。《探玄记》有:“痴爱是苦因”之说。“云何他之为恶,也是与争权夺利密不可分的。不仅江山为痴?,于诸事迷暗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王位的争夺如此,江湖

7、门派的掌门之位的争夺也是业。”如此。这三条线索交叉重叠,每个人都可能在他们在佛家看来,人类因为有了种种贪欲,才会有社织成的网中承担几种角色。其实,这张网正是“人会文明的产生。这样,所谓的社会文明并不纯洁,也世间”的深刻象征。网中既是受害者,又是织网者,同时是种种社会罪恶的根源。因此,人类表现在以作者揭示了“命运”的成因:不在天,不在地,而恰恰所谓的以贪欲为基础上的社会文明上的执着追求,在于人本身,每个人都是命运的承担者,同时又是命其实正是一种愚蠢(痴)。至少贪、痴、嗔作为人性运的制造者。叶二娘为恶是因儿子被人偷去,游坦的三毒就是如斯。而通俗文学武侠小说

8、所捕捉、表之则是因萧峰杀死了他的父亲和伯父,而萧峰本人现的正是人类的贪欲所导致的一系列故事。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