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诗“画图省识春风面”“省”字新释

杜诗“画图省识春风面”“省”字新释

ID:39908982

大小:4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14

杜诗“画图省识春风面”“省”字新释_第1页
杜诗“画图省识春风面”“省”字新释_第2页
杜诗“画图省识春风面”“省”字新释_第3页
杜诗“画图省识春风面”“省”字新释_第4页
资源描述:

《杜诗“画图省识春风面”“省”字新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杜诗“画图省识春风面”“省”字新释李翔翥  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766年)秋天,杜甫滞留于夔州(今重庆奉节),睹夔地江山风物,追思千古流传的历史人物,写下了五首联章体七律组诗《咏怀古迹五首》。每首吟咏一人一事,分别为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其中第三首咏王昭君诗云: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第2版,以下简称教材)选录了这首诗。其中在对“画图省识春风面”句进行注释时,将

2、“省”注释为“曾经”。我觉得这个注释有点似是而非,且与史实也有出入。而我们常见的选录此诗的本子也大都不予注释,甚或觉得不屑作注。故特对此注略陈管见,补偏纠缪。  首先,我们看看杜诗最通行且最具权威性的注本是如何解释的。  清人仇兆鳌的《杜诗详注》引朱瀚曰:省,乃省约之省。言但于画图中略识其面也。  清人杨伦的《杜诗镜铨》于“环佩空归夜月魂”句下引朱瀚注:画图之面,本非真容,不曰不识,而曰省识,盖婉词。  清人浦起龙的《读杜心解》云:“省识只在画图,正谓不省也。”  从上述注释中我们可以看出:仇兆鳌引朱瀚之注,语焉不详,令人瞀乱不得其解。但从仇的句意

3、串讲中,大抵可以看出训“省”为“略”,这是用“省”的基本意。就是说汉元帝略识昭君之画像,至于昭君容貌如何,元帝看后有何反应等,就无从知晓了。这个解说是就画论画,强调了画图而忽略了有关史实。  杨、浦两家注释简明扼要,皆释“省”为“不”。不过这个解释缺乏文献佐证,只能是强作解说。并指明这是委婉讽刺元帝省识只在画图,哪知画图并非昭君的真面目,其结果还是不识。这样杨、浦两家就与仇注殊途同归了。  我们再查考大型权威性的辞书《汉语大词典》“省识”条,结果发现,它解“省识”为“犹认识”。在列举的书证中,唯独没有举出杜甫这句诗。这里不妨抄录几条如次:  唐·韩

4、愈《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阕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诗:“汗漫不省识,怳如乘桴浮。”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弟子出遗像,乃一老僧。使今见其人,亦不复省识矣。”  清·纳兰性德《金缕曲·再赠梁汾》词:“多少殷勤红叶句,御沟深、不似天河浅。空省识,画图展。”  很显然,如果按照《汉语大词典》的这个解释,我们就可得知汉元帝认识王昭君,图画也真实再现了昭君的真貌。这个解释应该说于史实和图画尽皆乖谬。  其次,我们看史书是如何述说这位千古佳丽的。王昭君,名嫱,原本蜀郡秭归人,汉元帝宫人,西晋时避晋文帝司马昭讳,改称明君或明妃。关于她的记载

5、最早出自班固《汉书·元帝纪》和《匈奴传》。至范晔《后汉书·南匈奴传》、蔡邕《琴操》以及东晋葛洪伪托刘歆所作《西京杂记》等书,内容屡有增添,渐次形成哀感顽艳的故事,而且这一故事在民间也广为流传。于是历代文人对此题材风咏不辍,弦歌不绝。但历来一提到王昭君的故事,大都提起《西京杂记》这部史书。这部书以记述西汉的人物轶事为主,其中尤以叙述王昭君、毛延寿故事,司马相如、卓文君故事最为流行。该书叙昭君故事云:  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于是上案图以

6、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对,举止闲雅。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皆弃世。籍其家资皆巨万。画工有杜陵毛延寿,为人形,丑好老少必得其真。安陵刘敞、新丰刘白、龚宽并工为牛马飞鸟众势。人形好丑不逮延寿。下杜阳望亦善画,尤善布色。龚育亦善布色。同日弃市。京师画工于是差稀。  这个记载甚是详明,读之令人愤慨,兹概要如下:  其一、元帝宫女甚多,不能一一面选,只能按图召见。其二、宫女贿赂画工,以冀画美容颜,企盼幸于君王。昭君不行贿,故不得见于王。其三、元帝按图让昭君远嫁,充当单于配偶。临行前,元帝召见,发觉其“貌

7、为后宫第一”,但悔之晚矣。据此可知昭君“遂不得见”而身居冷宫、湮没无闻的原因是“为人形,丑好老少必得其真”的画工。简言之,就是画工提供给元帝的昭君画像非昭君的真貌。  如果认为《西京杂记》一书有野史性质,不足为凭的话,我们再看看正史是怎么说的。  《汉书·元帝纪》说:“其改元为竟宁,赐单于待诏掖庭王樯为阏氏。”  《汉书》应劭注曰:“郡国献女未御见,须待命于掖庭,故曰待诏。”  《后汉书·南匈奴列传》说:“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

8、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  据《汉书·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