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少鹏书法评价

冯少鹏书法评价

ID:39909570

大小:69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14

冯少鹏书法评价_第1页
冯少鹏书法评价_第2页
冯少鹏书法评价_第3页
冯少鹏书法评价_第4页
冯少鹏书法评价_第5页
资源描述:

《冯少鹏书法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游走于传统与流行冯少鹏,1968年3月出生,辽宁沈阳人,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本科,并获学士学位。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央美术学院一刀印会成员,大同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山西大同大学书法专业兼职教授。其从事书法篆刻创作20余载,主功隶书、魏碑、行草、书宗秦汉魏晋诸碑,作品气格高古,空灵超脱,内蕴丰厚,注重表现书法的本质。书法作品二十余次在中国书协主办的权威大赛大展中入选获奖,作品收入五十余部书法作品集,被海内外数十家美术馆、书画院所收藏。【书法报】、【青少年书法报】、【书画产业报】、【青年书画家报】等做过专题介绍。书印俱精创“语境”——冯少鹏的书法艺术冯少鹏生于一九六八年,

2、已过不惑之年的他,越发显得睿智而踏实。字如其人,他的字稳重而不失俊逸,庄重又见活泼,扑面而来的是一种平静、内敛而不事张扬的儒生气息。也因此他的个性通过稳重朴实的书风得到较为完美的表达,形成他所特有的书法“语境”。和冯少鹏一样的这一代,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当代书人。当代社会经济文化和之前有些比较大的变化和发展,在他们学习书法的同时正好与国家改革开发同步,社会经济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所谓流行书风的生成。他们不单单受到通俗书风影响,而且也受到通俗文学、流行歌曲、娱乐节目、现代画风所影响。在时代艺术观或审美观波及下,对于书法形式上的个性创造极为容易,也甚至在参展和扬名书坛时也相对容易些。然

3、而同时既受风从,千人一面的形式乖张是很难避免的,在注重形式独特的同时还要写出自己独特内涵,这却是很难得一件事。有评论者言,作品有“古法和个性”,有“形式和内涵”。“古法”即要对传统技法的深入把握和吸取,而“个性”是彰显自己的特点却不是一味的猎奇。书法作品讲究形式感,但也应具备耐读性,要达到这样的要求作品不但要追求“内涵筋骨”,还要有“平中见奇”的艺术功力。除此之外,作品还得注意营造反差对比的艺术效果,用墨上,实与虚、润与燥的变化,可谓巧而愈妙,做到了“实”不板滞,“虚”不浅白,“润”不臃肿,“燥”不枯萎的协调。冯少鹏在扎根传统的基础上力求突破变化,在纷繁的流派中力求融合,利用他独特的

4、“线性语法”形成他自成一格的书风。俊朗洒脱,百味杂糅,豪放中时见严谨的法度,清逸中时显随意与张力,点画之间似有古人的身影,又强调自己的感悟。他遍临名帖,于有法与无法之间表现出自己的审美价值取向。进入新世纪后,冯少鹏逐渐头角初露,其标志是他的魏碑书作在2001的三届正书展亮相,在首届全国魏碑书法大赛中获奖。其后,除2002的二届流行书风展、2005年的四届正书展外,还在十多次全国性的大赛大展中参展、获奖。2011年上海市文联发起组织了全国首届“沈尹默杯”青少年书法大赛,投稿总人数达2103人,评出获奖者111人,入展者312人,他荣获此次大赛的青年组一等奖。同年,受台湾国立新竹生活美学

5、馆邀请,冯少鹏赴台参加由台湾国立新竹生活美学馆主办、台湾新竹金驼奖艺术基金会承办、台湾忠信文教基金会协办的“笔歌墨舞——2011海峡两岸书法交流展”活动。他已然开始在人声嘈杂的当代书坛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冯少鹏如今的书法呈现一种扎根传统,广涉博取,诸体皆能,书印俱精的状态。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其隶书以一种劲健爽朗的状态出现,笔势开张,纵横舒展,有一种健劲活力之美,一股超脱豪放之气。他草书作品将二王流荡优美的韵致贯彻始终,汪洋恣意,落拓不拘,收放有致,疏密得体,结构体形灵活多变,笔势如行云流水,落墨则奔放自如,洒脱中尽显豪放,充满了节奏和韵律之美。冯少鹏原本就是写隶书的,于《张迁碑》是花

6、费了很大的工服的。但魏碑更是他的长项,他从《张猛龙》入手,既得古人峻整之法,又自作欹侧之势,左张右敛,个性乃见。于魏楷之外,又取时下法作畅达但略显轻佻的行书,少鹏的楷书多以此配款,这就使作品平添了几分灵动。而以这种书体创作的行草书斗方、小品,则时见魏碑的沉稳和凌厉,这也使他的行草书与千人一面的时下书风拉开了距离。著名书法篆刻家、博士生导师、启功先生入室弟子赵华丰评论冯少鹏的字说:“少鹏先生得乎‘形、神、意、理’的有机统一,得气韵生动,通篇弥漫着清新淡雅,正大中和的气象,令观者心情怡然。”冯少鹏书法作品入展获奖情况2004年荣获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全国书画大展一等奖;2005年

7、、2006年连续两年获北京迎奥运电视书法大赛一等奖;2005年、2006年连续两年获“颜真卿“奖全国书法大赛一等奖;书法作品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第三届、第四届正书大展;第三届、第四届全国书法百家精品展;2007年入展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2008年入展中国书坛第六届新人新作展;2008年入展全国第二届隶书艺术展;2009年入展中国第三届书法艺术兰亭奖;作品多次发表于《人民日报》、《书法报》、《书法导报》、《中国书法》等多家报刊,被多家碑廊、美术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