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 (8)

教学计划 (8)

ID:39912241

大小:4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14

教学计划 (8)_第1页
教学计划 (8)_第2页
教学计划 (8)_第3页
教学计划 (8)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计划 (8)》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教学目标有侧重1、识字写字(1)掌握一类字222个,二类字159个,多音字15个。(2)形成独立识字能力,多种方法识字。(3)书写熟练,有速度。2、阅读(1)教学重点是领悟文章的最主要部分或重点段落,体会表达情感。(2)渗透篇的教学,了解课文最主要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初步体会其表达的方式方法。(3)读出理解、读出情感、读出个性。(4)掌握默读方式。(5)掌握理解词句的多种方法。(6)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质疑。3、习作(1)乐于书面表达,享受表达成功的快乐。(2)内容和表达形式不受局限,写自己印象最深最难忘的事,把最想说的话用最恰当的话表达。(3)互相交流评议,掌握修改作文的方

2、法。(4)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4、口语交际(1)在交谈中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2)讲述做到具体生动。二、教材编排有特色1衔接性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思想内容更丰富深刻,课文表达形式更加灵活,契合过渡年级学生不断发展的身心和认知规律。本册教材还拓宽了文体,加强了篇章意识的渗透,逐步引导学生向第三学段过渡。(衔接性不仅仅表现在教材方面,还表现在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上,表现在对教师教法的要求之中。)2阶段性识字、阅读、口语交际等内容在编排上,体现了第二学段的课程目标要求。3、整合性教材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整合。要在正确流利的朗读中理

3、解感悟课文内容,在重点观摩品味语言中领悟写法,将明白道理、总结学法、积累和运用语言结合,从而达到三维目标的整合。4、实用性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一特性。将导思、导学和导练贯穿于每个单元的始终。三、教学过程讲方法(一)关于识字写字的四点建议1、过程落实,培养识字兴趣。教师要联系情景、设计学法、变化形式,学用结合,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理解。2、强调自主,完善独立识字的能力识字教学要以学生的自主识字为前提,寓教于学中。同时要按课标精神,在学生熟练掌握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这一块进行教学上的查缺补漏。1、积累多种识字方法,重视方法的迁移。(1)预习过程中,识字方法的迁移。

4、(2)集中学习过程中,音形义的迁移。(3)阅读教学中的随文识字。(4)掌握汉字规律,积累学习方法,为进入高年级的篇章教学服务。2、写字教学,培养兴趣,形成技能。四年级时错别字的高发期,教师要发挥创造性,采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通过反复实践,做到正确用字,养成良好地书写习惯。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软笔书法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加深书写兴趣。(一)关于阅读教学的五点建议本册语文教学要从过程与形式入手,立足“词句段教学”这个基本点,落实课标年段目标——理解重点段落,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情感。1、理解词句意思,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具体要求:能

5、初步感受词句的感情色彩;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关键词句的意思,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课例:5《万年牢》前后联系理解中心句。20《豆花庄的小家伙们》通过优美的排比句,感受小动物动人心弦的歌唱。2、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四下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要求是,不仅要讲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还要概括的完整简要。(1)要素串联法写人记事类文章,用词语串连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形成主要内容。如7《寓言两则》12《小英雄雨来》(2)段意合并法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①各段大意之间,要加上过滤词语,使句

6、子通顺连贯。②区分重点段落和非重点段落,做到有详有略、有取有舍。如:1《少年》3《小溪流的歌》(3)问题回答法围绕一个中心,抓住几个问题,按一定的顺序找到答案,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6《巨人的花园》13《神奇的机器人》(4)标题扩展法以内容命题的文章,我们可以根据标题去阅读,追溯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如9《莫泊桑拜师》11《倔强的小红军》(5)引用句段法借文章中的句或段来总结主要内容。如2《小松树》4《给家乡孩子的信》3、理清段落关系,领悟篇章表达方式。在教学中要注意帮助学生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理清文章间的段落关系,正确划分逻辑段。(1)总分式用一个概括性的段落总述主要内容,再围绕这段话从

7、几个不同方面加以分述。如13《神奇的机器人》17《吆喝》(1)并列式为说明事物特点,分别写一种事物的几个方面,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存在,这样的段落可以划分到一个逻辑段之中。如19《变换多彩的地球》(2)顺承式按时间方位或按事情发张顺序结构文章的方式。记事类的文章中,多采用这种构段方式。如3《小溪流的歌》(3)因果式按照事物的原因、结果的关系表达意思的段。如5《万年牢》(4)递进式前后两部分意思递进,常出现递进关系的过渡段联系两个部分。如14《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