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儒敏:北大传统与大学文化

温儒敏:北大传统与大学文化

ID:39913371

大小:60.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7-14

温儒敏:北大传统与大学文化_第1页
温儒敏:北大传统与大学文化_第2页
温儒敏:北大传统与大学文化_第3页
温儒敏:北大传统与大学文化_第4页
温儒敏:北大传统与大学文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温儒敏:北大传统与大学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北大传统与大学文化——在2009年北京大学新教职工岗前培训会上的讲话温儒敏在座诸君就要成为北大教职工了,首先祝贺大家。这里我愿意从一个比较年长的老师的角度,谈谈对北大传统的认识。我首先问一个问题:北京大学的校训是什么?有人说是“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有人说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还有人说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到底是那一种呢?我也不太清楚。(笑声)记得80年代末,北大大饭厅东侧墙上曾经写有“勤奋、严谨、求实、创新”8个大字,是书法家的作品,每次从那里经过,我都要看上几眼,以为那就是校训了。可是在许多重要场合,如大会挂个横

2、幅,标示的往往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又有人以为这才是校训。我的印象中并没有宣布过什么是北大的校训。“勤奋、严谨、求实、创新”讲的是治学的要求,值得铭记。而“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呢,概括了北大的追求,北大历来都是爱国进步的先锋,是民主科学的摇篮。但是这两个提法作为校训好像都未能得到师生普遍的认可。为什么?一是涉及面广,是几个普泛性的概念、口号,放到哪个学校都适用,并没有很好体现北大的个性气质。二是“来路”不明,(笑声)是谁提出,或者借用了谁的说法?不清楚。很可能就是学校某些领导一时敲定的。这就显得权威性、严肃性不够。三,更主要

3、的,因为北大还有一个蕴含的校训,广为人知,得到“民间”的充分认可,那就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一说到北大传统,北大精神,大家谈得比较多的还说这两句话。大家无形之中就把这两句话看作北大的校训了。看来北大的校训一直处于模糊、尴尬的状况。校训往往凝结着一个学校的历史,反映一个学校的文化背景或创建历程,或者体现一个学校办学的宗旨,一种精神的追求。好的校训都是采用格言警句的形式,短小精悍,一目了然,能让人感受一个学校的个性、气质,是校园精神与校园文化的人格化呈现。校训能给师生感召与激励,从学校毕业出去的学生,也会永远记得校训,甚至能昭

4、示他们的人生。好的校训如同一个招牌,那是一个学校的精神标志,能鲜明地标示这个学校的特色与成就。例如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非常有特点。这两个成语出于《周易》的乾卦与坤卦,呈现天地运行的态势,又诠释符合天地规则的德性。将“乾”“坤”合一,用传统的思想精华来表述办学育人之道,这校训的文化内涵很深,给人一种庄严阔大的感觉。据说这是梁启超为清华命定的。  我看启功先生为北师大所撰的校训也非常好:“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很能标示这所师范大学的宗旨。南开大学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东南大学的校训“12止于至善”,都言简意赅

5、,涵义丰厚。国外的大学也都注重以富于特色的校训标示各自的办学理想。如哈佛大学的校训是:LetPlatobeyourfriend,andAristotle,butmoreletyourfriendbetruth,中文翻译为“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耶鲁大学的校训是“光明与真理”。都给人印象很深。可是,近年来我到过许多大学,看到很多学校新定的校训都是标语口号式,诸如团结、上进、勤奋、多思、严谨、求实、创新之类,类似“北大模式”,(笑声)大同小异,缺少个性,难于让人警醒、激赏、体味、琢磨,更说不上呈现一个

6、学校的灵魂。这样的校训有没有都无所谓。  回过头来再说说北大校训。如果采用“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或者“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和清华、师大等校训相比,确实显得文化含量浅,与我们这所百年名校的精神积淀不相称。所以我还是主张用蔡元培提倡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作为北京大学的校训。这两句话符合上面说的好的校训的特征,能充分体现北大的精神、个性、校格。那么为什么这样一个广为人知、几乎成为北大精神象征的标示语,并没有能正式宣布作为北大校训呢?原九三学社副主委、中文系教授金开诚先生十多年前写过一篇短文,也隐约赞同用“兼容并包”作为北大校

7、训,但又有些担心。他说可能有人这样认为,“‘兼容并包’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开明主张,恐怕不能绝对化。拿现在来说,分裂祖国的言论,北大岂能‘容’它?歪理邪说,北大岂能‘包’它?”我觉得这就是过去政治化年代大家熟悉的“上纲上线”了。什么事情往政治上一扯,就很难再容人说话。其实,金先生够谨慎的了,他只建议用“兼容并包”作为校训,前面一句“思想自由”他也略去了。看来在北大校训问题上有些人是有个心结的,生怕一提“思想自由”就是政治自由化,讲到“兼容并包”就难免包容政治上反动的东西。这种思想禁忌几乎成了“集体无意识”,大家就不要去碰了。其

8、实,只要认真研究一下“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看看其历史内涵与文化积淀,就大可不必如此紧张。所以,当在座诸君作为新的教职员进入北大这个校园,我不妨就借校训问题,回顾一下北大的历史,特别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来路,让我们感受北大传统的血脉。北大的前身京师大学堂通常被看作是我国第一所现代形态的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