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本古籍外流_藏书家后代导演的悲剧

珍本古籍外流_藏书家后代导演的悲剧

ID:3991640

大小:239.1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1-26

珍本古籍外流_藏书家后代导演的悲剧_第1页
珍本古籍外流_藏书家后代导演的悲剧_第2页
珍本古籍外流_藏书家后代导演的悲剧_第3页
资源描述:

《珍本古籍外流_藏书家后代导演的悲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9年第6期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2009第33卷Vol.33(总第156期)JournalofShenyang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General,№156【历史学研究】珍本古籍外流:藏书家后代导演的悲剧潘德利(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辽宁沈阳110034)[摘要]中国藏书家的珍本古籍流散日本最多,原因是藏书家后代无能保管终将出卖海外。陆树藩与宋楼藏书、叶启倬与观古堂藏书、盛氏后裔与愚斋藏书、李氏后代与敦煌文献等,无论如何他们将祖辈的心血变成“泊去品”,让民族文化载体被

2、捆绑东瀛,造成了国宝外流不可挽回的损失,实在难辞其咎。[关键词]藏书家后代;中国古籍;流失海外[中图分类号]G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450(2009)06-0116-03中国是古籍文献流失海外的重灾国,珍贵国宝流布庄。父亲遗产中的藏书楼虽没有瓜分,但因缺乏人资维护世界各地。其流散的渠道除自然交流传播、僧侣与传教士而陷于破落颓败的境地。当时,由于日本向中国倾销廉价携带、探险队巧取豪夺以及战争浩劫等多种形式外,藏书东洋货,民族资本家受到冲击,陆树藩在上海经营的丝厂家子孙为经济利益廉价出卖外国人,也是造成中国珍稀与陆树屏

3、的钱庄相继破产倒闭,断绝了他的全部经济来古籍流失海外的重要原因之一。无论多么复杂的历史背源。此外,他任董事长的原救济善会账上记有欠款,必须由景,藏书家后代们廉价出卖国宝的行径,直接造成珍稀古他归还;他在顺直赈灾中筹集的善款被别人挪用,也必须籍批量外流,国内知识界无不为之惋惜感叹,舆论大哗,由他补齐。因而,陆树藩此时经济上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窘触目惊心。迫境地,根本无力对旧藏书进行保护。窘迫之下,陆树藩打一、陆树藩与宋楼远去的书魂起了宋楼藏书的算盘。1904年,陆树藩托自己在日本读“宋楼”是清末藏书家陆心源的藏书楼。其藏书分为书的堂弟寻找买家,

4、为了不违背家训,他希望整体一次出三部分:宋楼、十万卷楼、守先阁,因“宋楼”以藏宋元卖,避免零星分批转让而造成藏书拆分散逸的损失。因售善本著称,人们常以“宋楼”代称陆氏所有藏书。陆心源价太高国内无人能接受。当日本人能以他接受的最低价谈十分重视珍籍秘本,遇有秘籍无不重金购求,经数十年的判时便一举谈成。陆树藩其时显然错误地认为,藏书出让积累,所藏典籍达15万余卷。其藏书重经部、集部,地方志中保证了旧藏的完整性就是不违先人遗训。的收藏在当时首屈一指,价值之高在海内无与伦比。该藏宋楼藏书在日本学术界赫赫有名,许多日人深怀觊书于1907年由陆心源之子

5、陆树藩以10万元全部售与日觎之心。1905年陆树藩的朋友日本驻苏州领事白须直得本的静嘉堂文库。到了陆树藩要出售藏书的信息,便立即通报静嘉堂堂主。陆心源的长子陆树藩,20岁时,因其父向国子监捐家静嘉堂系三菱财阀岩崎弥之助和岩崎小弥太父子1892年藏宋元版及秘抄本,朝廷嘉奖特赏陆树藩与其弟陆树屏国创建的私人文库,该文库总藏书量约为20万册,以庋藏丰子监学正衔,后中恩科举人,与其弟陆树屏共同参与校订富珍稀汉籍而著称于世。陆树藩希望能卖个好价钱,一开刊印其父著作的工作,熟悉收藏之业。1894年陆心源去价就要50万两。当时静嘉堂有买的欲望,但双方没

6、有进行世,由陆树藩料理陆氏在沪的公司和产业。1897年陆氏四协商。后经静嘉堂主的侄子岩崎久弥的工作,静嘉堂决定兄弟分家。陆树藩经营上海的丝厂,陆树屏分得上海的钱了收购计划。于1906年3月,派静嘉堂文库职员岛田翰到[收稿日期]2009-06-28[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BTQ017)[作者简介]潘德利(1952-),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研究馆员。·116·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总第156期)大清国湖州亲自对陆氏遗书进行实地调查后,岛田翰向静山本,成为我国书坛的又一页痛史。原北平图书馆长袁同嘉堂主

7、提供了陆氏藏书价值的报告,此报告坚定了静嘉堂礼在《清代私家藏书概略》中将叶德辉列于清代最后一辈志在必得的信心。最后由文库长重野安绎与陆树藩讨论了藏书家,并寄予希望:“吾人为文献计,甚望其能长守故都价钱、交货、运输等问题,于3月28日秘密签约。好不容易也。”叶氏后代将这最后的希望也成为浩叹。这是中国继陆有了买家,陆树藩不得不忍痛降至清朝货币银元10万元心源宋楼事件后,藏书家后代造成的又一次中国古籍大而售出。规模外流。1907年6月的一天,日人用三条拖船悄悄地运走了三、盛氏后裔将愚斋藏书流散日本宋楼的全部藏书,经上海转装日本邮船东载而去。就这

8、“愚斋”是中国清末重要的政治家、企业家盛宣怀的藏样,宋楼的4172种共43996卷宋元明清稀世刻本归属书处。盛宣怀在治事的余暇很注重收藏书画、编书、刻书和了日本私人藏书楼,岩崎弥之助以10万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