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谟克利特生平

德谟克利特生平

ID:39924451

大小:9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15

德谟克利特生平_第1页
德谟克利特生平_第2页
德谟克利特生平_第3页
资源描述:

《德谟克利特生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德谟克利特——古希腊原子论的倡导者 公元前有些哲学家,曾经提出过类似原子论的学说,认为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从中国的墨子、印度的呔陀到希腊的一些学者,都有过这类的著作,尤以希腊的德谟克利特为最有名。他留下的著作的内容也较丰富。 先谈一下我国的情况,从一位古代哲学家和他的学生们留下的一部著作里,我们找到几句接近原子学说的话。这是一部有名的书,《墨子》。墨翟这位学者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思想家,他生在比孔丘稍晚一点的春秋末年。据钱穆的考(Democritus,约公元前460—370)证,墨翟大概生于公元前479年,死于公元前381年。战国到

2、汉朝初年,一般人都是以孔丘和墨翟并称的。到了汉朝,因为孔丘的学说大大地有利于封建统治阶级,而墨翟的学说却富有民主思想,所以儒家思想被大力提倡,墨家思想却被排斥和受压抑了。《墨子》这部书,一部分是墨翟的学生们对于他的言论的记录,其中有一部分大概是墨翟死后,他这学派的人编写的。据清末的人考证,《墨子》里“经上”等六篇,大概是战国末年墨家的后学写作的。这里提出了“端”的概念,认为“端”,“体之无序而最前者也”。“经下”篇里又有这样的话:“非半弗则不动,说在端”。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物质到了没有一半的时候,就不能斫开它了。这种情形可名之为“端”。

3、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要分就得要那物质本身有可分为两半的条件,如果没有分为两半的条件,那就不能分了,所以说,“端”是无法间断的。这些话诚然很简短,我们从化学史的立场来看,认为《墨子》里的“端”字,可说具有现代原子学说的雏形。因此,我们相信:墨派的学者已有了极其原始的物质小单位的概念了。印度历史学家曾说,原子理论出现在蹇拿陀等人的胜论派哲学体系之中,后来从纪元前二世纪起在佛教和耆那教的著作中得到了发展。他们把原子的梵文名拼成拉丁字,先名为anu,微小之意;后来又名为Paráanu,很微小的意思。他们认为这些颗粒是不灭的、球形的、比日光中最微

4、小的尘埃还小。原子有颜色、味道和气味。它们首先一对一对地结合起来然后形成更大的原子对的集合体。除了我国和印度古代哲学著作之外,最重要的是古希腊的学说。在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出版的初级中学课本《化学》上,有这么一段话:“远在公元前五世纪,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等人认为万物是由大量的不可分割的微粒构成的,并把这些微粒叫做“原子”(希腊文ατομ,原意是“不可分割的”)。在古代的原子学说提倡者之中,以德谟克利特为最出名,如果把希腊人名改成拉丁字来写,他的名字是Democritus。有些书,把他的名字写成德文是Demokrit,法文是Demo

5、crite。他大概生活在公元前460年到公元前370年之间。他的著作本来很多,后来都散失了。在《不列颠百科全书》上,把他的著作,一共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原子学说和宇宙观;第二部分是关于灵魂的理论;第三部分是关于身体感觉的理论;第四部分是关于神学理论;第五部分是伦理学。可见他在古希腊时期,是很有名望的多才多识的学者。可惜,他的著作大都散失了。现在只留有很少的一部分,是后人整理起来的。德谟克利特生于希腊北部阿布德拉市色雷斯城里。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已经知道的不太多了。只知道他到过雅典,并被人称作“爱笑的哲学家”。现在人们都知道,他是留

6、基伯的学生。他比阿里士多德的生年稍早一些。阿里士多德生于公元前384年。现在欧洲的物理学和化学书上都认为,德谟克利特是最早宣扬原子学说的学者之一。他的学说是这样的:一切事物的始基是原子和虚空,其余一切都只是幻想。世界有无数东西,它们是有生有灭的。没有任何东西从无中来,也没有任何东西在毁坏之后归于无。原子在大小和数量上都是无限的。它们在整个宇宙中由于一种涡旋运动而运动着,并因此而形成一些复合物,就是欧洲早期认为的四大元素:火、水、气、土。德谟克利特又说过:“原子诚然是自然界的实体,一切都从原子产生,一切也分解为原子,可是现象世界的经常不断

7、的毁灭并没有任何意外结果。新的现象又在形成,但是作为一种固定东西的原子本身却始终是物质的基础。”有人认为留基伯是原子学说的创始人,阿里士多德说留基伯是原子学说的真正创始人,但可惜他的所有著作全都散失了。可是德谟克利特的著作还有一些残片存在,所以现在人们都承认德谟克利特是原子学说最早的宣传者。马克思、恩格斯称德谟克利特为“经验的自然科学家和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列宁还把唯物主义发展路线称为“德谟克利特路线”。三位革命导师对德谟克利特的颂扬是很有道理的。德谟克利特在数学上首次提出圆锥体的容量等于同底同高的圆柱体的容量三分之一的定

8、理,并曾进行过动物尸体解剖等。在哲学上,他认为原子和虚空是万物的本原,无数的原子永远在无限的虚空中的各个方向运动着,相互冲击,形成旋涡,产生无数的世界。原子不可分割,无质的区别,而只有大小、形状的差异。原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