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考试重点:叙述视角

文学概论考试重点:叙述视角

ID:39927883

大小:6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7-15

文学概论考试重点:叙述视角_第1页
文学概论考试重点:叙述视角_第2页
文学概论考试重点:叙述视角_第3页
文学概论考试重点:叙述视角_第4页
文学概论考试重点:叙述视角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学概论考试重点:叙述视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叙事观点,也就是叙述视角,也称叙事体态、叙事焦点。    总之,在《红楼梦》中,我们可以看到叙述人和叙述视角的灵活的转换和移动,这种以全知视角为主,巧妙地溶入参与叙述人的限知视角、与如今的影视镜头的讲述方式如此相象的叙述方法,有效地发挥了这两种视角艺术上的长处,它们各自的不足之处也由于这两种视角的巧妙的运用,得到了弥补,使作品更具丰富的审美色调,共同完成了对对象的叙述。如同影视拍摄中的主观和客观镜头的交替运用,使得影视剧的画面丰富多彩,满足了观众渴求对同一事物不同角度的了解,完成了对剧情、对人物的展现。这是曹雪芹在小说叙事艺术的一个重大的创造和贡献。小说是叙事性的文学作品

2、,而叙事就必然涉及叙事角度的问题。所谓叙事角度,是指小说在叙述事件和刻画人物所采用的特定视角。叙事角度对于一部小说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从不同的角度来叙述,作品就会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面貌,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在全知叙述中,叙述者无所不在、无所不知,有权利知道并说出书中任何一个人物都不可能知道的秘密,所以这种视角又被称为“全知全能叙述”。这里的第一人称“我”是隐含的作者,不在作品的情节中出现,作品中通常出现的是作者描绘的对象,是第三人称;限制叙述这种视角的特点是:叙述者知道的和人物知道的一样多,人物不知道的事,叙述者无权叙述,叙述者可以是几个人轮流充当,限制叙述作者可以用第一人

3、称的姿态出现,也可以不直接出现而比较客观地以第三人称去观察和叙述;纯客观叙述中,叙述者只描写人物所看到和听到的,不作主观评价,也不分析人物的心理,这里的作者也不在作品中出现,更加“隐含”,作品中常出现的人称是第三人称,仍是作者描写和叙述的对象。余华,当代作家,在文革时期度过小学和中学,曾从事5年牙医,后弃医从文。《爱情故事》是其为书不多的短篇小说,小说的叙述里时空交错并行,当年的秋天,少男少女因初尝禁果而被迫胆战心惊地踏上开往城外的医院进行妇科检查,沿途男孩慌张粗暴,女孩平静温柔;现在的黄昏,中年的夫妻坐在窗边无所事事,丈夫心情复杂却满腹牢骚,妻子专心安静地在织围巾。跨时

4、域地穿插着两个主人公的现状与回忆,截取两个特定的场景,运用不同的叙述视角去表达情节。在不同的视角语言中,小说因而能够有所选择地体现故事的焦点与非焦点,并在其中刻画着人物形象。在文章的开始,叙述者站在一个全能的叙事角度上写“一九七七年的秋天和两个少年有关。”,即作者采用了非聚焦的叙述视角手法,不仅使叙述者超脱情节地去交代那天的男孩和女孩周围的景物,而且角度充分开放,男孩“脸色苍白而又憔悴”、“十分紧张地左顾右盼…心神不安地站住了脚,才朝女孩望了一眼”,女孩“偷偷望着车站敞开的小门,目光平静如水”既描写出男孩和女孩的大不相同的行为表现,也向由此读者透露出他们各自复杂的内心活动

5、。因此,我们不仅能够读懂情节,而且可以初步定为男孩的形象是慌张、处处小心翼翼,女孩的形象为可爱、温顺。这就是全能视角的特点,自身并不参与事件的进程,叙事不受限制,不仅可以描述人物显露在外的外貌、言行,而且可以直接描述所有人物深隐于内心的复杂心态。“这个女孩在十多年后……就坐在我的对面”叙述者忽然又第三人称一下子转变第一人称,叙事视角由此发生明显的改变,开始站在“我”,男主人公的位置上叙述另外一个情节,“我”很明显地开始对现在的和妻子平静而单调的生活感到厌倦与不满,我诘问坐在窗前安静织毛巾的妻子,并越生发出对现状的不满,从“我”看来,妻子开始流泪了,“我”继续提醒着妻子回忆

6、是我们剩下的唯一可以做的事情。文章至此,运用了大致相同的篇幅去从不同的角度来叙述两人的过去与现在的故事,并让读者联想到其中隐含的因果关系。“我”既作为情节的叙述者,又作为事件的直接参与者,从“我”的角度展开叙述,从而限定了叙事角度,所以叙述的都为我的所见所思所想,妻子的真实内心想法“我”无从得知,读者也就无法获知。这种限定在故事中的一个人物的视觉来叙述就是固定内聚焦,而且,因为“我”处于故事中的其中一个中心位置,叙述中直接袒露着自己的内心世界,对于刻画人物特征表现得更加真实与自然。文中非聚焦与固定内聚焦的叙述视角相互配合并用,不固定的转换讲故事的“人”,便涉及到叙事视角的

7、转换理论。有的小说叙述者并不是固定的,在必要时候会出现变化,视角的转换,可以产生出特殊的艺术效果。叙事视角的转换,存在着多种的可能性。有的是非聚焦与内聚焦转换;有的是内聚焦与外聚焦的转换,有的则是运用多重内聚焦。在本文中,作者采用着全能视角与限定视角相并用的方法来叙述故事,刻画人物。全文穿梭于回忆与现实中,在现实中大多是用“我”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在十多年前的秋天,时差巨大,恍如隔世,主人公也不禁地从第三者的角度再叙往事,而且,为更全面的塑造两位主人公,不单要有男孩的刻画描写,也要有女孩的刻画描写,因此叙述者选择全能的视角—非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