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成慧 高考作文命题和备考的思路与取向(汤成慧)(1)(1)

汤成慧 高考作文命题和备考的思路与取向(汤成慧)(1)(1)

ID:39928621

大小:6.78 M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7-15

汤成慧 高考作文命题和备考的思路与取向(汤成慧)(1)(1)_第1页
汤成慧 高考作文命题和备考的思路与取向(汤成慧)(1)(1)_第2页
汤成慧 高考作文命题和备考的思路与取向(汤成慧)(1)(1)_第3页
汤成慧 高考作文命题和备考的思路与取向(汤成慧)(1)(1)_第4页
汤成慧 高考作文命题和备考的思路与取向(汤成慧)(1)(1)_第5页
资源描述:

《汤成慧 高考作文命题和备考的思路与取向(汤成慧)(1)(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回顾高考真题,窥探命题脉络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2016年,我们的高考作文命题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

2、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漏个人信息。2015年,我们的高考作文命题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小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为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时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位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3、。这三个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014年,我们的高考作文命题不少人因为喜欢动物而给它们喂食,某自然保护区的公路边却有如下警示:给野生动物喂食,易使他们丧失觅食能力,不听警告执意喂食者,将依法惩处。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013年,我们的高考作文命题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厚的情谊,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

4、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我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得抄袭。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最近公布了21世纪全球十大新闻,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的崛起排在第一位,是新世纪

5、的最大新闻。该所跟踪全球75万家主要纸媒体、电子媒体和互联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关中国崛起的新闻已经播发了3亿次。对于中国的巨大变化,其中最值得展示的突出变化又是什么呢?据《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对中国公众的调查,得票率依次是"经济成就"、"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进程"、"开放程度"。对于中国的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2017年,诗词格言题2016年,文化现象题2015年,价值观念题2014年,人与自然题2013年,生活情景题2011年,国家认识题……1、概念:新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2、内容:情感道德品质→思维层次生

6、活逻辑3、视角:社会宏观情怀→个体个性体验表达4、叙述:鸡汤故事式→场景角色扮演式作文命题的不变1、对青少年的情志与智慧持续跟踪考察2、紧跟社会思潮、依托公共常识3、始终探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关系4、叩问自我的实际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作文命题敲响的警钟1、跳出作文备考的定势思维,拒绝套作,拒绝投机取巧。2、所有的作文概念都是纸老虎,不要因为它们乱了节奏。3、作文最大的问题是逻辑问题,是思维能力问题。4、不敢、不能植入个人生命体验感觉的“败兴”作文太多,又敢又能植入的“兴之所至”作文太少。二、培养师生敏锐目光,打造精品思维训练1、底层:简

7、单的正确(大众化)2、中层:取悦的正确(文人化)3、上层:深刻的正确(特色化)要小心:作文题材角度的多元性重叠,会使得部分考生产生“心理障碍”。太多的选择有时候并不意味着自由,而意味着无所适从。三、突破重点问题,有效提升软肋1、审题训练不放松2、素材积累常在手3、分析能力时时扣4、升格训练篇篇后新作文试题是基于阅读的写作,考察学生基于专业文本阅读的分析表达能力。写作是阅读下的蛋。写作是见过世面的因果。1、阅读:课文+阅读读本+小汤阅读卷+私人阅读2、压缩饼干写作:(1)《归去来兮辞》现代诗改编、对联创作(2)《滕王阁序》——“侨中夕阳之歌”、大榕树下话秋意(3)

8、阅读卷,带着问题去阅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