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力资本出资的几个问题

浅谈人力资本出资的几个问题

ID:39929156

大小:8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15

浅谈人力资本出资的几个问题_第1页
浅谈人力资本出资的几个问题_第2页
浅谈人力资本出资的几个问题_第3页
浅谈人力资本出资的几个问题_第4页
浅谈人力资本出资的几个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人力资本出资的几个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本”出资的几个常见问题2005年2月22日,上海市浦东新区政府与上海市工商局联合宣布,管理、技术、营销人才可以将自己的知识、技能、经验等作价投资,人力资本出资入股的最高比例可达公司注册资本的35%。今今年3月,我们温州市也出台了《温州市人力资本出资登记试行办法》、《温州市人力资本出资入股认定试行办法》等规定,人力资本占注册资本的比例可达到30%的上限。一时间,“人力资本”出资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甚至,有专家、媒体称其为“分配制度改革的历史性突破”。从实践来看,“人力资本”出资这

2、一政策对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有限责任公司确实意义重大。由于我国民营有限责任公司的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发展空间不大,很难吸引和留住高级、尖端人才,而没有高级、尖端人才加盟,企业就很难做大做强,这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要解决这个问题,其最好的办法无疑是使高级、尖端人才成为企业资本所有者,将其才能转为资本,这种人本模式,将最大程度地促进民营有限责任公司的发展壮大。它将有利地推动人才与知识、资本等要素的有机结合,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创业平台,为民营企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虽然笔者所在单位并不属于“人力资本”出资的试点单位,

3、但一段时期以来,笔者依然收到了大量来自企业界的相关咨询,并因此就一些“人力资本”出资问题与咨询者进行了交流讨论,现将几个常见问题及个人理解摘录如下,希能抛砖引玉。一、什么叫“人力资本”?这是出现的最多的一个问题。按照有关媒体报道中的解释,人力资本,是指依附在投资者身上、能够给公司带来预期经济效益的人才资源,通过法定形式转化而成的资本。通过与企业界的交流发现,该解释中的“人才资源”这一说法,容易引起误解。因为,“人才资源”这一概念的内涵及外延较大,劳务、个人信用、个人商誉等都属于人才资源范畴,而《中华人民共和

4、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十四条第二款明确规定:“股东不得以劳务、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誉、特许经营权或者设定担保的财产等作价出资”,所以,在现行立法环境下,人力资本解释为:“人力资本,是指依附在投资者身上、能够给公司带来预期经济效益的个人能力,通过法定形式转化而成的资本”,更有针对性。二、劳务是不是“人力资本”?在交流中,笔者常发现咨询者想当然地将“劳务”看做“人力资本”,这是一个常见的认识误区。一方面,劳务(services)是指以活劳动形式为他人提供某种特殊使用价值的劳动,通俗地说就是提供劳动服务,劳务理应

5、有报酬,所以劳务是有价值并可以估价的。正因为劳务是可以估价的,所以人们希望可以将劳务估价投入企业做为“劳务人力资本”,从表面上看,这种“劳务人力资本”起到了对人才的把握做用,似乎可以成为“企业资本”。但从劳务的本质上看,劳务是劳动者为服务对象提供的劳动,它是一种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它在服务对象、服务周期、服务报酬上具有约定性,它的价格最终只能在报酬中体现,所以,这使它本身无法直接成为资本,能成为资本只是劳务的报酬。举个例子,某人才约定为某公司服务20年,报酬100万元,他是可以将劳务报酬投入当前公司资本(如

6、果该公司肯预支100万元的话),但他无法将这20年劳务投入当前公司资本,因为这20年的劳务当前尚未发生,亦无价值。另一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十四条第二款明确规定:“股东不得以劳务、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誉、特许经营权或者设定担保的财产等作价出资”。所以,劳务不是“人力资本”。三、“人力资本”出资要如何承担债务责任?这是以“人力资本”出资者最关心的一个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条第二款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因为“人力资本”出资是能力投资,它

7、本身依附在投资人身上,是无法直接交换货币的,所以,这部分资本在公司清偿债务时,是无法起到资本的“支付”作用的。那么,“人力资本”出资者如何承担其出资额为限的“责任”呢?第一种方案认为,出资是一种风险行为,“人力资本”出资既然“分文未出”得到了“股权”,就应当承担相应清偿的风险,“人力资本”出资者应当承担以其出资额为限的连带责任。笔者认为这种方案不可取,暂其不论“人力资本”出资者会不会因此望而怯步,“人力资本”出资者有没有能力承担连带责任就是一个客观问题,这种方案根本不符合资本的基本原则。第二种方案认为,“人

8、力资本”是同一个公司投资主体内“非人力资本出资者”对“人力资本出资者”能力的认可,所以,“非人力资本出资者”在公司债务清偿中理应承担“人力资本”出资额部份的连带责任,这种方案通过在登记注册时“非人力资本出资者”签订连带责任协议等方式,消除了“人力资本”出资者的后顾之忧,且在规定了“人力资本”出资占总资本的比例的上限后,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资本安全,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第三种方案认为,“人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