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正式

《岳阳楼记》正式

ID:39936634

大小:8.24 MB

页数:97页

时间:2019-07-15

《岳阳楼记》正式_第1页
《岳阳楼记》正式_第2页
《岳阳楼记》正式_第3页
《岳阳楼记》正式_第4页
《岳阳楼记》正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岳阳楼记》正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四大名楼岳阳楼黄鹤楼鹳雀鹊滕王阁鹳雀楼山西黄鹤楼湖北滕王阁江西岳阳楼湖南*你知道这些楼分布在我国哪四个省?岳阳楼记范仲淹作家简介:范仲淹字希文。北宋苏州吴县(今江苏省吴县)人。北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从小勤奋好学,而且怀有远大的抱负,以天下为己任。他为人忠直,极言敢谏因常常遭贬。于宋仁宗庆历三年向宋仁宗提出改革政治的十项主张,这就是后人所称的“庆历新政”。新政遭到保守势力的联合进攻,范仲淹遭到排挤,贬官,出任邓州,杭州,青州等地,最后病死在赴颍州的途中,谥号文正。军中一范西贼破胆先忧后乐心系天下

2、写作背景:齐读下列字词:谪守怒号隐曜樯倾楫摧岸芷汀兰皓月薄暮冥冥偕忘波澜嗟夫忧谗畏讥zhéháoyàoqiángjízhǐtīnghàomíngxiélánjiēchán*⒈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⑴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谪:⑵百废具兴            具: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于:⑷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多义词:⑴①政通人和⑵①属予作文以记之②岳阳楼记降职或远调通“俱”全,皆在通“嘱”嘱托;和乐记载古代的一种文体。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恒亡则有去国怀乡2、一词多义。国国防国家国

3、都初极狭,才通人政通人和,百废具兴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通通过顺利通晓3、通假字。百废具兴。属予作文以记之。具,同“俱”,全,都属,同“嘱”,嘱咐5、下面用谈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滕子京/谪守/巴陵郡。B.属予/作文/以记之。C.予观夫/巴陵/胜状。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朗读课文第一段,并根据课文注释翻译。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越明年百废具兴增其旧制属予作文以记之到,及通“俱”,全,都扩

4、大规模通“嘱”,嘱托我写文章指重修岳阳楼这件事记叙重修岳阳楼之事以及作记的缘由。突出滕子京的政绩──“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增它旧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第一段译文:①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缘由。1、重修岳阳楼的背景:2、滕子京在怎样的情况下重修岳阳楼的?庆历四年春,……百废具兴。“谪守……百废具兴”3、重修岳阳楼的盛况

5、是怎样的?(岳阳楼重修后的变化是什么?)4、写作本文的缘由是什么?(表明作者作记缘由的是哪句话?)“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1第一段写了些什么内容?着重写哪一方面?2.滕子京既然被“谪守巴陵郡”为什么还能做到“重修岳阳楼”呢?他哪方面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可联系学习与生活)3、请说说你所了解的“唐贤今人”吟咏岳阳楼的“诗赋”。阅读第一段朗读课文第二段,并根据课文注释翻译。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

6、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衔远山前人之述备矣多会于此得无异乎连接详尽聚集,会集能够围绕“记”重点描写岳阳楼及其周围的景色,引出迁客骚人各不相同的“览物之情”。*夫(fú)胜:际涯:景象气象大观: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全在洞庭湖上。它包含着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宽阔无边;早晴晚阴变化,景象千变万化。这是岳阳楼盛大壮观的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既然这样,那么这里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水,被贬的政客和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

7、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第二段译文:②概述岳阳楼壮观景象引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1、第〈1〉〈2〉〈3〉句景物描写的对象是2、哪句话概括写洞庭湖的美景?3、具体描写洞庭湖美景的句子是:4、“大观”与哪个词相照应?5、“前人之述备矣”与上文哪句话照应?洞庭湖“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胜状”“刻唐贤今人其诗赋于其上”提问: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讨论并归纳:(1)衔远山,吞长江。气势非凡(3)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景象多变(

8、2)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宽阔无边运用对偶句,写出了洞庭湖独特、重要的地理位置,同时,为“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张本。“通”“极”二字写出了洞庭湖博大的景观和恢弘的气势。如何理解“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这句话?“衔远山”“吞长江”这两句话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说出好在哪里。用“衔”“吞”使人产生洞庭湖有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