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1、蝙蝠和雷达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1、蝙蝠和雷达

ID:39956517

大小:13.1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16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1、蝙蝠和雷达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1、蝙蝠和雷达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1、蝙蝠和雷达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1、蝙蝠和雷达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1、蝙蝠和雷达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1、蝙蝠和雷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蝙蝠和雷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安顺市平坝区逸夫小学李春明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揭开、推进、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等词语。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与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能大致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知道蝙蝠夜间飞行时不会碰到障碍物的原因。  3、明白蝙蝠和雷达在夜间探路的原理。  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

2、布置学生查找有关仿生学的资料。  2、PPT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猜谜语导入新课。1.出示谜语,指名猜谜:蝙蝠。2.以图为媒,引入新课  (依次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请说一说你对它们的了解。蝙蝠是一种动物,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蝙蝠和雷达》。二、出示学习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反复”、“证明”造句。2、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3、弄清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的。4、弄清飞机夜里安全飞行和蝙蝠飞行的

3、联系,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三、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齐声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师纠正读音。3、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学生注意形声字和“蝙、荧”等字的读音。4.形近字组词。抽学生逐个认识分辨组词。5.学习理解词语:敏锐:感觉灵敏,眼光尖锐。本课指眼光尖锐。 横七竖八:形容纵横杂乱。本课指科学家在做实验的房子里拉的绳子很多。 模仿: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本课指科学家根据蝙蝠探路的原理发明了雷达6.理解“反复”和“证明”在文中的含义,并造句。  三、出示学习要求。

4、  1、根据提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给课文划分段落。  2、学生根据提示给课文划分段落。3、指名讲,师生共同归纳文章段落全文共分为三段:。全文共七个自然段,可分成三大段:第一段:(1、2自然段)讲飞机夜航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第二段:(3至7自然段)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实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第三段:(8自然段)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使飞机在夜里飞行很安全。四、学习课文。1.学习第一部分(1-2自然段)。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讲的

5、是什么?这一自然段描述一架飞机在夜航。飞机为什么能在夜里安全飞行?阅读第2自然段找到飞机在漆黑的夜里能安全飞行,是因为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2.学习第二部分(4——7自然段)。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科学家探索蝙蝠夜间飞行的奥秘?课文第4至第6自然段写了这个内容。这些引起了科学家怎样的思考?为了弄清楚,科学家们做了几次实验?每次实验的目的是什么?用了什么方法?结果怎样?3.填写下列表格:实验次数目的方法结果证明第一次蝙蝠夜行探路是否靠眼睛。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了

6、许多铃铛,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铃铛一个也没响。第二次蝙蝠夜行探路是否靠耳朵。把蝙蝠的耳朵塞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过不停。第三次蝙蝠夜行探路是否靠嘴巴。把蝙蝠的嘴封上,让它在屋子里飞。同上5.师小结。问:科学家从三次不同的实验中证明了什么?(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