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福州市仓山区第四中心小学柯婉婷《渔歌子》教案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福州市仓山区第四中心小学柯婉婷《渔歌子》教案

ID:39958753

大小:1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16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福州市仓山区第四中心小学柯婉婷《渔歌子》教案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福州市仓山区第四中心小学柯婉婷《渔歌子》教案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福州市仓山区第四中心小学柯婉婷《渔歌子》教案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福州市仓山区第四中心小学柯婉婷《渔歌子》教案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福州市仓山区第四中心小学柯婉婷《渔歌子》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福州市仓山区第四中心小学柯婉婷《渔歌子》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渔歌子》 执教者:福州市仓山区第四中心小学柯婉婷 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认识“塞、鳜、箬、笠、蓑”等字,读准字音,会写“塞、鹭、笠”。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词。3、体会诗词内容,通过想象,由词到画,感受乡村风光的画意诗情从这美丽景色中体悟到作者自由、闲适的情感。4、学生感受古诗词之魅力,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二、教学重难点:通过读文和想象,能由词到画,感受乡村的诗情画意;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体会“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意境。三、教学设备:PPT四、教学过程一、走进春天,揭题导入。诵读与春天有关的古诗词,继而导入新课。(揭题板书)复

2、习词和词牌的相关知识。(你从刚才诵读的诗词中看到了什么?置身于这鸟语花香的美景之中,如果有人来叫你回家,你回不回呢?有一位词人他和你们一样沉醉于江南春天的美景之中不想回去,让我们一同走进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一起读题!)(今天要欣赏的是一首词,词是一种文学体裁,又叫长短句。《渔歌子》就是词牌。)二、一读正音,字字落实。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词,借助课文拼音把整首词读通读顺。2、由字到词。第一步读准字音(西塞山、白鹭飞、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强调多音字“塞sài”。3、再读词语,第二步读出词语的含义来。(板书:借助注释)4、教学本课生字,着重指导“

3、笠”字的书写。结合图片理解“笠”的部首,帮助学生记住字形。老师先范写,再让学生练写生字。三、二读得韵,品味韵律美。1、感受节奏,体悟音韵。学生自画节奏,练习诵读。(板书:读出节奏)2、指名学生按自己的节奏诵读。(指导学生注意“声断气连”,读出“藕断丝连”的感觉。)3、出示教师提供的节奏,指名练读。(指导学生读出词的节奏和韵味。)4、让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读词,感受词节奏与韵律的美感。【读准、读通、读出词的节奏和韵味,是古诗词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在课堂中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多形式,多层次循序渐进的反复诵读,为领悟词意、感悟词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四、三读见画,感受意境美。(一)紧扣词眼,解意理思。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此时,江上春风轻拂,细雨蒙蒙。而在这斜风细雨之中,渔翁却还“不须归”。(板书:不须归?)1、理解“不须归”的意思。2、了解渔翁为何“不须归”。(抓住学生的回答顺学而导,进入之后的学习环节。)(二)融情想象,品读感悟。1、读出相关词句,并圈画出描写的景物,交流汇报。(这么多景物又是如何构成一幅幅画的呢?)2、静观文字,配乐想象,老师范读。小组讨论:在斜风细雨中,渔翁看到了一幅幅怎样的美景?他还可能闻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板书:想象画面)3、想象画面,品读感悟,分享交流,引读“斜

5、风细雨不须归”。(1)分享交流一、二两句。学生自己说画面谈体会并带着理解或感受读词,适时引入有关春天的其他诗词,丰富画面,感受意境。学生借助想象描述画面后,教师可适当补充图片,增加视觉效果,并在每个画面赏析后强调渔翁因此“斜风细雨不须归”。(板书:景美)(是这郁郁葱葱的西塞山,是这悠闲自在的白鹭鸟让渔翁——斜风细雨不须归!是这缤纷飘落的桃花,是这春江水暖的碧波,是这跃出水面的鳜鱼让渔翁——斜风细雨不须归!)(天上白鹭翱翔,多么悠闲自在,请全体男生读——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地上桃花流水,多么曼妙惬意,请全体女生读——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6、2)分享交流三、四两句。在这白鹭展翅高飞的天空下,在这桃花流水鳜鱼肥的小河边,大家看看课文插图里的这个渔翁,他在做什么呢?除了钓鱼,他还可能在做什么?带着感受个别读。指导理解词人的悠闲自在,怡然自得,进而再次理解“斜风细雨不须归”。(板书:感悟诗情)青山、绿水、桃花、白鹭,还有肥美的鳜鱼,渔翁陶醉在这样的美景中,他还想回家去吗?所以,他摇头吟唱:──(齐读)“斜风细雨不须归。”(板书:情怡)5、全班身临其境地朗读《渔歌子》。【紧扣词眼“不须归”,想象画面,品读感悟。启发学生静观文字,用心思考,化静为动,将文字读成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再化虚为实,将画面还原成灵动的文字。

7、这词与景,景与情的不断交融,让学生感受到意境之美妙,语言之精妙,并巧妙地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体会到词人作品的特点──“词中有画,画中有词”,透彻地理解词人“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情怀。】五、了解词人生平,对比拓展,升华情感。1、默读张志和的生平,进一步理解他的“不须归”的原因。2、拓展延伸:出示《和答弟志和渔父歌》,对比理解“狂风浪起且须还”与“斜风细雨不须归”,加深理解词人“不须归”的原因。3、交流读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是从哪些语句读出来的。5、配乐有感情地朗读全词。六、布置作业。1、可以边背诵《渔歌子》,边把想象到的画面写下来;还可以去唱唱这首词。2、继续去了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