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与安全用药技术

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与安全用药技术

ID:39964260

大小:10.45 MB

页数:76页

时间:2019-07-16

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与安全用药技术_第1页
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与安全用药技术_第2页
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与安全用药技术_第3页
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与安全用药技术_第4页
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与安全用药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与安全用药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鱼病防治与安全用药技术阳江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洪涝灾害后水产养殖复产中应注意事项洪涝灾害常会导致水产养殖池塘决堤、漫塘,不仅造成养殖鱼(虾)类大量死亡、逃逸,而且洪水会带来大量泥沙、杂质,也可能带来有害的病原菌,因此如果不注意做好防疫防病工作,将容易引起病害的突发高发,加重灾害损失,直接影响灾后复产。目前,因洪灾造成的重大渔业灾害的救灾工作已进入抗灾复产阶段,为了防止重大水产养殖病害的爆发、流行造成的二次损失,养殖户在抗灾复产中要注意以下几项:一、要尽快把死鱼(虾)清理干净,进行无害化处理,一般采用深埋。填埋时底层先放一

2、层石灰,然后一层死鱼(虾)放一层石灰,最后填土压实。填埋地点要远离养殖区和自然水域,并树立明显警示标志。二、要做好鱼塘环境清理和水体消毒工作。尽快清理进排水渠、塘堤及周围的环境淤泥和杂质,并泼洒生石灰消毒。水体消毒药物可选用漂白粉1-2ppm、二氧化氯0.5ppm、三氯异氰尿酸0.2ppm、生石灰2-3公斤每亩,具体用法与用量可请教有资质水产技术人员或参照厂家说明书。三、存塘鱼可投喂适量的维生素c、维生素b和保肝护肝中草药物增强鱼体质。四、换水时,要做好水源地观察与水质检测。若水源地有大量死禽畜、死鱼虾或者泥沙杂物,

3、要进行水体水质检测,水体受到污染的要停止换水。同时,进水时,要在进水口设置80目的晒网过滤水体,防止有害微生物和野杂鱼进入。并做好换水水体的消毒。(方法如上述)五、做好决堤、崩堤鱼塘塘堤修复及进排水设施和增氧设备维修与养护,为复产夯实基础。六、做好复产鱼塘清塘,晒塘是最有效的清塘方法。若无法晒塘,可每亩用40-50公斤生石灰进行清塘。七、做好新引进的鱼苗、鱼种检疫和病害检测工作,检疫检测工作可向当地水产技术部门或基层技术人员寻求帮助。八、放苗(种)前要做好鱼苗(种)消毒,可用0.5ppm聚维酮碘浸泡5-10分钟,或0

4、.3-0.5%食盐浸泡10分钟左右。九、要加强养殖病害监测。特别是细菌性烂腮、细菌性肠炎病、腐皮病、罗非鱼链球菌病和寄生虫病的观察与检测。若发现有暴发流行态势要及时向当地渔业主管部门和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一、病害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方法(一)发病的原因?水产动物疾病发生主要是由环境、病原菌、水产动物三者相互作用引起。疾病的发生往往是因为外界环境恶化,病原菌大量滋生,水产动物长期处于恶劣的环境中,免疫力下降,最终抵挡不住大量病原体的侵袭,结果发病,轻者生长受阻,重则死亡。宿主、病原体、环境与发病的关系知道了宿主、

5、病原体、环境与发病的关系,那么我们预防水产动物疾病就应该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一)改善水产动物的生存环境。 二)增强水产动物的抗病力力。 三)控制和消灭病原体。一)改善水产动物的生长环境水产动物离不开水,水环境的好坏决定水产动物能否健康、快速生长。养鱼先养水,好水养好鱼。影响水质的的主要因子有:温度、盐度、溶解氧、ph值、氨氮、硫化氢、透明度等。溶解氧鱼类依存水中的溶解氧来生活的,一旦水中的溶解氧缺少,鱼类就会因缺氧浮头,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就会大批死亡,水中溶氧不足时,鱼类吃食减少,生长缓慢,饵料系数增大。《渔业水质标准

6、》中规定:养殖用水的溶解氧(DO)在一天24小时中,必须有16个小时以上时间大于5mg/L,任何时间不得低于3mg/L。增加溶解氧的方法:a.使用增氧机。增氧机有增氧、搅水、曝气等三方面  的作用。在大雾或阴雨连绵天气和凌晨时分增加开动增氧机的时间和次数。b.换水,注入溶氧充足的新鲜水,缓解溶氧不足。c.使用化学增氧剂,产品主要成分为过碳酸钠,如增氧灵,颗粒氧等,当缺氧时,本品200克/亩(约700-750粒左右),全池抛撒,防止缺氧。2.Ph值(水的酸碱度)淡水6.5~8.5,海水7.0~8.5。pH值的变化对养殖

7、水产动物和水质均有很大的影响。对养殖动物的影响:pH值过低(酸性水,pH低于6.5),可使养殖动物血液的pH值下降,降低其载氧能力,造成生理缺氧症,尽管水中不缺氧但仍可使鱼虾等水产动物浮头;由于耗氧降低,代谢急剧下降,水产动物吃再多也生长缓慢。pH值过高的水则腐蚀鳃组织,引起鱼虾大批死亡。对水质的影响:pH值低于6时,水中90%以上的硫化物以硫化氢的形式存在,增大硫化物的毒性。pH高于8,会增加氨氮的含量。总之,过高或过低的pH值均会使水中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机物不易分解,会增大水中有毒物质的毒性。调节ph的方法P

8、H值偏低时最有效的办法是用生石灰进行调节,每天上午用生石灰10-15kg/亩开水溶化后全塘泼洒,直至PH值恢复正常为止。PH值偏高时的调节①注入新水调节;②用醋酸调节,每次每亩用500ml左右,充分稀释后全池泼洒③施用滑石粉(又称光粉、皂石粉)每亩每米水深施用1-2kg,可降低PH值0.5-1。3.氨氮池塘水体中的氨态氮主要来自于水生动物的排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