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河道非法采砂的刑事制裁

论河道非法采砂的刑事制裁

ID:39965738

大小:77.9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16

论河道非法采砂的刑事制裁_第1页
论河道非法采砂的刑事制裁_第2页
论河道非法采砂的刑事制裁_第3页
论河道非法采砂的刑事制裁_第4页
论河道非法采砂的刑事制裁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河道非法采砂的刑事制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河道非法采砂的刑事制裁裸露的岩石经阳光、风雨、霜冻等自然力量的共同作用,风化成较小颗粒,在地面径流携带下进入河道。随着流速的改变,砾石、粗砂、中砂、细砂分别沉积在河道内,成为河床的重要构成要素。进入20年代90年代以来,我国建筑市场异常活跃,对砂石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河道采砂逐渐成为群众迅速发家致富的捷径。部分不法采砂分子乱采滥挖现象严重,甚至在防洪工程安全保护区内非法采砂,造成堤防坍塌、桥梁受损等严重后果。现就结合有关刑法理论和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利用刑罚手段打击非法采砂行为进行如下探讨。1 打击河道非法采砂的基本现状河砂作为河床的组成部分。1988年,

2、国务院颁布了《河道管理条例》。《河道管理条例》赋予水行政主管机关河道采砂管理职能。2002年,我国颁布《水法》规定“国家实行采砂许可制度”,并授权国务院制定河道采砂许可制度实施办法。目前,国务院《河道采砂许可制度实施办法》尚未出台。何谓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指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利用价值的,呈固态、液态、气态的自然资源”。河砂是否属于矿产资源?根据《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所符《矿产资源分类细目》的规定,河砂属于非金属矿产中的建筑用砂或者水泥配料用砂。综上所述,具有河床构成因素和国家矿产资源的双重属性,这决定了管理法规和管理体制的交叉、双重性。依据上述法规,河道采

3、砂业主应分别办理《河道采砂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两证,并缴纳采砂管理费、矿产资源补偿费两种费用。近年来,水行政主管机关、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加大了河道非法采砂的打击力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行政执法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即对河道非法采砂的打击力度明显不够。除长江采砂管理外,对一般违反河道采砂管理法规的处罚只能根据《河道管理条例》,给予警告、罚款、没收非法所得等3种行政处罚,明显缺乏打击力度。在利益驱动下,部分非法采砂分子敢于以身试法,在堤防、控导(护滩)、桥梁等工程安全保护区内肆意采砂,造成了堤防坍塌、决口、桥梁根基受损等严重后果,既破坏了国家宝贵的矿产自然资源,又危

4、害了社会公共安全,具有明显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惩罚性。对涉嫌构成犯罪的河道非法采砂行为,应依法追究河道非法采砂分子的刑事责任,依法维护河道行洪安全。2 现行刑法对河道非法采砂的有关规定根据我国《刑法》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河道非法采砂涉嫌构成非法采矿罪、以其他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2.1 非法采矿罪《刑法》第6节专门规定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其中,第343条规定了“非法采矿罪”,指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的,擅自进入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和他人矿区范围采矿的,擅自开采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经责令停

5、止开采后拒不停止开采,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为便于各级法院审理此类案件,2003年5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关于审理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对《刑法》第343条进行了解释,并自2003年6月3日起实施。非法采矿罪属于典型的结果犯,即:只有在河道管理范围内从事一定的非法采砂行为,且经责令停止开采后拒不停止开采,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才构成非法采矿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解释》,非法采矿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价值,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属于刑法第343条第1款规定的“造成矿产资源破坏”;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属于刑法第

6、343条第1款规定的“造成矿产资源严重破坏”。破坏性采矿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价值,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属于刑法第343条第2款规定的“造成矿产资源严重破坏”。涉嫌构成非法采矿罪的犯罪主体,应当是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在河道管理范围内从事非法采砂行为的单位或个人。如果非法采矿罪的犯罪主体是自然人,应具备《刑法》所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在河道非法采砂构成非法采砂罪的犯罪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不存在过失。犯罪客体是侵犯了社会主义矿产资源公共财产。2.2 以其他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河砂是保持河床稳定和水流动态平衡必不可少的铺盖层和保护层,特别是近堤采砂,易引发渗

7、水管涌险情。严重时,可引起堤防坍塌、决口,严重危及两岸人民群众公共安全。所以,还可利用《刑法》第2章“危害公共安全罪”来制裁非法采砂分子。《刑法》第114条采用列举加兜底方法列举了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即:“放火、决水、爆炸、投毒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刑法》第114条规定具体包括了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毒罪、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5种罪名。“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使用放火、决水、爆炸、投毒以外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安安全的行为”。按照刑法学理论上的分类,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属于典型的危险犯,即:不仅要求行为人实施完毕刑法规定的特定犯罪

8、行为,而且要求犯罪行为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