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认识论部分)基础选择题0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认识论部分)基础选择题0

ID:39968107

大小:8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16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认识论部分)基础选择题0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认识论部分)基础选择题0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认识论部分)基础选择题0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认识论部分)基础选择题0_第4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认识论部分)基础选择题0》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认识论部分)基础选择题一、选择题Ⅰ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质上是与唯心主义先验论对立的()A.感觉论B.反映论C.经验论D.实践论2.认识论上两条根本对立的路线是指()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C.能动的反映论和直观的反映论D.“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3.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对立是()A.认识路线上的对立B.认识理论上的对立C.认识机制上的对立D.认识方式上的对立4.批驳不可知论最有力的武器是()A.唯物辩证法的批判武器B.人类思维方式的深化C.逻辑工具和方法的进步D.人类实践的发展5.直接

2、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A.存在和思维的关系B.物质与意识的关系C.现实和理论的关系D.知识的“源”和“流”的关系6.“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这一命题()A.强调了认识对实践的决定作用B.夸大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C.强调了认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D.低估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7.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人的才能()A.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联B.主要来源于后来的实践C.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的程度D.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8.辩证唯物主义认

3、为,认识的本质是()A.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B.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主体对客体本质的内省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49.根据认识的发展规律,在认识的“熟知”与“真知”问题上的正确观点是()A.熟知即真知B.熟知不等于真知C.熟知起源于真知D.熟知必然转化为真知10.实践是高于理论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A.普遍性B.绝对性C.客观实在性D.直接现实性11.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指出:主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系对同一物理事件和物理过程进行时空度量,所得结果可能不一样。在认识论上来说是由()A.真象和假象的区别所造成B.现象和本质的矛盾所造

4、成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的变化所造成D.由于主观认识的错觉所造成12.实践标准所以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A.实践具有客观性B.实践具有历史局限性C.实践本身是一种精神活动D.实践是人类的自觉活动13.人的认识能力的形成,归根到底取决于()A.人脑的发育程度B.人的智力状况C.周围环境D.人的实践活动14.恩格斯指出:“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在认识论上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C.科学技术的发展超过了社会实践的发展速度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5.恩格斯说:“人的智力

5、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句话说明()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D.人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16.人的视觉器官有感觉外界物体的光和颜色的功能。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一般是380nm(纳米)到780nm,称为可见光谱。在可见光谱范围内,不同波长的辐射使人感觉到不同颜色,一般来说,700nm为红色,580nm为黄色,470nm为蓝色,400nm为紫色。这种现象表明()A.人只能认识外界物体作用于感官形成的感觉B.人的感官所具有的生理阈限是人的认识能力的界限C.人的感觉中包含着对外界事物信息的

6、选择、加工和转换D.人所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感觉是人自身生理活动的结果17.由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因为()A.它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B.它能够指导实践和检验认识C.它能够扬弃抽象的观念D.它是认识过程的结束18.理性认识的特点是()A.对感性认识的综合B.与客观事物无关的人的自由创造物C.通过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把握D.借助于抽象思维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把握19.判断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是否完成的标志是()A.占有的感性材料是否十分丰富而又真实B.感性认识是否已经上升到理性认识C.对该事物的认识是否经过多次反复D.对该事物的理

7、论认识是否运用于实践,取得预期效果20.人的知识可以划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个部分,直接经验是()A.感性认识B.理性认识C.正确的认识D.亲自实践获得的知识21.所谓客观真理,主要是指()A.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B.主观对客观的反映C.人的认识对象的客观属性D.人的正确认识中所含有的客观内容2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因为()A.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B.实践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C.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D.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23.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A.真理的标准是多重的B.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C.真理和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

8、界限D.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乃至对立的认识都是真理24.“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德国诗人莱辛的这一著名诗句所包含的哲理是()A.认识经历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B.认识的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