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认知与学习》复习范围

《中学生认知与学习》复习范围

ID:39976051

大小:32.4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16

《中学生认知与学习》复习范围_第1页
《中学生认知与学习》复习范围_第2页
《中学生认知与学习》复习范围_第3页
《中学生认知与学习》复习范围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学生认知与学习》复习范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中学生认知发展与学习概述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发展的定向性与顺序性;发展的不平衡;发展的个体差异性。皮亚杰提出个体适应环境的方式(同化与顺应)、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一种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实现的意义建构。他用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来解释这一过程。图式,是指儿童对环境进行适应的认知结构。同化,是指儿童利用已有的图式把新刺激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顺应,是指儿童通过改变原有的图式或形成新图式的方式适应新刺激。平衡,是指同化作用和顺应作用两种机能的平衡。不断发展着的平衡状态,就是整个心理的发展过程。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第一阶段感知运

2、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的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2~7岁)。前运算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儿童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思维不具有可逆性等。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个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能从多维对事物归类,具有了思维的可递性和去自我中心(lossofegocentrism),因而能够进行具体逻辑推理。第四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形式运算阶段最大的特点是儿童思维已经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把形式和内容区分开来,本阶段儿童的思维是以

3、命题形式进行的。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奥苏泊尔提出的学习类型接受学习即以定论的形式把学习材料呈现给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对学习材料的掌握。发现学习是由学习者自己从学习材料中发现其意义的学习方式。奥苏伯尔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并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第二章动机动机、正强化和负强化、惩罚、消退(消退:如果条件刺激多次出现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的强化,则已建立的条件反射将逐渐减弱甚至消失。)、厌学的原因动机: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把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

4、强化。正强化,又称积极强化,个体做出某种行为或反应,随后得到某种奖励,从而使行为或反应强度、概率或速度增加的过程就是正强化。当有机体自发作出某种反应之后,随即排除或避免了某种讨厌刺激或不愉快情境,从而使此类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增加,这种操作即为负强化奥苏伯尔内驱力理论认为学校情境中的学习动机,应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成分,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以及附属内驱力。认知内驱力主要指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在各类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认知内驱力是一种最重要和最稳定的动机。自我提高内驱力指学生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如学生为了考好而努力学习的动机。附属内驱

5、力指学生想获得认可和赏识的欲望。维纳的归因理论、他认为,一个人在完成一项重要活动后,会对活动的结果(成功或失败)找寻原因,分析诸如努力程度、能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况等其它因素的影响。不同人会有着不同的归因,也会对以上影响因素有着不同的认识。维纳把上述影响因素进一步归纳为三个维度:稳定性(稳定—不稳定)、可控性(可控—不可控)与因素源(内部—外部)。强化理论在应用时应注意的原则、(1)经过强化的行为趋向于重复发生。(2)要依照强化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强化措施。(3)小步子前进,分阶段设立目标,并对目标予以明确规定和表述。(4)及时反馈。(5)正强化比负强化更有效。影响自我效能感

6、形成的主要因素①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②替代经验。③别人的言语劝说。④情绪唤醒。如何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动机、一、明确学习目的和近期目标,引发和强化学习动机二、通过榜样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三、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内部学习动机四、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促进学生动机的迁移五、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归因六、合理组织竞赛与合作七、及时反馈,合理利用表扬与批评第三章中学生认知发展与教育(上)感觉、知觉特性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1.外部感觉2.内部感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刺激物的整体的反映。(1.空间知觉2.时间知觉3.运动知觉)知觉特性1

7、.知觉的整体性2.知觉的选择性3.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注意的分类(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1.无意注意2.有意注意3.有意后注意注意的品质(一)注意的广度(二)注意的稳定性(三)注意的分配(四)注意的转移观察力观察力就是观察的能力,它是指有目的地、主动地去考察事物并善于全面正确地发现事物的各种典型特征的知觉能力。记忆的分类1.按照内容不同,可将记忆分为形象记忆、抽象记忆、情感记忆和运动记忆。2.按照记忆方法的不同,记忆可以分为意义记忆和机械记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