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教师如何做到依法施教

新时期教师如何做到依法施教

ID:39980885

大小:2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16

新时期教师如何做到依法施教_第1页
新时期教师如何做到依法施教_第2页
新时期教师如何做到依法施教_第3页
资源描述:

《新时期教师如何做到依法施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师应如何依法执教金塔县南关小学侯玉霞许多教师都曾经发出过类似的感慨:现今的学生怎么这样难教?现今的教师怎么这样难当?现今的教育怎么这样无力?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在一个社会变革异常迅速的年代里,生活中的每一天都充满着挑战。“现代的孩子是在父辈未曾经历过的社会中生活,几乎没有哪个成年人曾经料想到世界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时代变了,人也会改变,成人单方面控制青少年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教育的思想观念、方式方法等等,也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使之与时代的发展节奏相合拍,与人的发展变化相适应。这就叫与时俱进!近些年来,未成

2、年人犯罪、教师犯罪的案件不断增加。那么,新时期的教师应当怎样在学校中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依法执教呢?我凭借自己多年的感悟,总结出“八字诀”:依法执教,以德治教。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依法执教”,就是要依据法律法规,来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不能与法律法规相悖,要在法律法规所允许的范围内施行。师生是平等的法律主体。教师不能总是“常有理”,教师并不能“总是对的”,教师更不能把“好心”当成“办错事”的借口。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违反法律法规,同样也是要受到惩处的。没有任何一条法律法规,授予教师可以凌驾

3、于学生之上的权力。新的教育理念强调的是师生间的互尊互爱,强调的是师生人格上的平等,尤其强调教师要把爱生当成施教的前提。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体,学生的人格必须得到尊重。教学是师生间的互动。新的教育理念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把教育看作一种“服务”,学生则是理所当然的最主要的“服务对象”。学校

4、与学生由原来单纯的“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转化为占首要地位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这是教育观念的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要围绕着学生这个“服务对象”展开,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高效的“服务系统”,最终要通过教师的工作将“优质教育服务”提供给“服务对象”——学生。教师要善于应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教师除了享有《宪法》所赋予的公民权利以外,《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和《教师法》等法律都明文规定了教师应该享有的权利并强调“国家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但由于受“师道尊严”传统观念的束缚,碍于情面,教师很少

5、能够鼓足勇气主动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动辄得咎,身心受侵,或忍辱负重,或忍气吞声。当今的社会是法制社会,人们的法制观念普遍增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而又离得很近很近。善于应用法律武器来维权,这既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新时期转变观念的一项实实在在的内容,但却常常被人们所忽视。“以德治教”,就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要符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赫尔巴特指出:“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德为立师之本,无德便无以为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是“教书育人

6、,为人师表”,具体要做到:①依法执教②爱岗敬业③热爱学生④严谨治学⑤团结协作⑥尊重家长⑦廉洁从教⑧为人师表。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庆上又对教师提出了殷切期望:“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实、与时俱进。”每位教师只有以此来诫勉,才能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 有位哲人曾说过:“上有日月星辰,下有道德良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既要与法律法规相符合,又要经得起道德良心的检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