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知行合一

教书育人,知行合一

ID:39986484

大小:2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16

教书育人,知行合一_第1页
教书育人,知行合一_第2页
教书育人,知行合一_第3页
资源描述:

《教书育人,知行合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知行合一,教书育人教师行业一直流行这样一句格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为人师者提出的基本要求和形成的基本规范。或者说,这是对在职教师的一种鞭策。教师唯有为此不断进取,不断革新自我方才对得起“师范”二字。今日,笔者就教师“如何教?”,“教什么?”略述己见。王阳明提出来的“知行合一”思想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好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这需要教师洞察知晓学生的

2、求知欲和学生认知方式的差异。中学生处于青年初期,他们在个体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他们的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经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所以,就以我所教思想政治课程为例,像一些客观事实和理论知识就必须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但是如何能让学生“记得牢”,“记得准”,这需要教师选准教学方法。例如,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的基本国情等这些事实,教师在陈述事实的基础上,要进行进一步阐述,解释,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我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农民阶级为

3、什么不行?讲到此处是不是可以穿插一段“太平天国运动”?如此,一来可以让学生知晓古今,明白缘由。二来,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加趣味性。因为,虽然中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但毕竟还是孩子,一些理论知识如果不让他们做到“大彻大悟”,而是一知半解,也许会加快他们的遗忘速度,甚至觉得“思想政治”这门课程枯燥无趣,从而产生厌学心理。像“我国公民的权利”人的“三观”这样一些理论知识,我们在讲理论的同时,不防举一些实例。故事也好,事实也罢,但要有的放矢,围绕课题核心,结合实际做到通俗易懂。如此,方便学生理解和提高学习兴趣之外,

4、还可以提高他们解答材料分析题和论述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围绕理论知识点展开论述的能力。正如卢梭所说:“要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当这种兴趣已经很成熟的时候,再交给他学习的方法,这确乎是所有优良教育的基本原则。”此外,中学生的思维具有灵活性,他们不再刻板地恪守规则,反而常常由于规则与事实不符而违反规则,所以,教师不宜采用过多的命令和强制性教育。中学教师应该充分理解学生的“自我意识”,要尊重学生,因为正如课本里提到的,他们也有“人格尊严权”。如果说,提问是让学生回顾巩固对知识的有效手段,同样,引导就是让学生明晓是非道理的

5、合理途径。因为这个时期的学生普遍具有叛逆心理,教师除了要做到因材施教,还要做到因势利导。如果只是明令禁止,或是强制实施,也许会适得其反。莫如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根据学生性格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及时调整管理和教学策略。蔡元培在《蔡元培美学文选》中有这样一段论述,“人与人相互关系,莫大于行为,故教育之目的,在使人人有适当之行为,即以德育为中心是也。所以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不仅是所有为人师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对作为思想政治这门课程讲师的必然要求。所谓树才先树人,无论中国的教

6、育体制怎么改,思想教育不可废。弘扬国粹,重视国学,最鲜明的目的不外乎加强国人的爱国教育,沿承中华优良传统。此时重提“仁、义、礼、智、信”也许略显迂腐,但是这难道不是立人之本?不是做人之基?所以,教师不能把学生培养成“书虫”,而是要让学生把课堂知识转化成个人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品德。要让学生从小知晓什么是礼义廉耻,什么是是非道义,什么是世态人情。学生若能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处世游刃有余,师者之慰也。然而,十年可树木,百年难树人。学生品性习惯的形成受诸多因素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风气等与之密切相关。但是学校教

7、育不可或缺。这足以说明教师的重要地位。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这个时期的学生虽然具有伦理道德的特性,但仍旧不成熟,不稳定。教师仍要根据学生的性格差异和学生的所处环境合理施加影响,教师甚至得做到“慎言笃行”,从而帮助学生健康阳光地成长。另外,什么叫为人师表?个人认为,“学高”的同时,也要“身正”,这样才能算得上表率。所以,老师要谨言慎行,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在此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如何指导学生行为规范。教师除了强调注意,还要合理说服。让学生由衷叹服不是件易事,这需要教师敏锐的洞察力,做到知彼知己。还要教师丰

8、富的教学经验和优良的管理能力,如此也许可以使你在进行管理教育过程中游刃有余,可以使学生对你进行的“指正”真正服气。总之,正如陶行知虽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所以,教书育人,传道授业应做到知行合一,德育为先。对于教师自身而言,教师教学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教学相长,百提不厌。教师要勇于改革创新,探索未来,但是切记立足当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