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山镇教育教学质量考核办法

柘山镇教育教学质量考核办法

ID:39999419

大小:3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16

柘山镇教育教学质量考核办法_第1页
柘山镇教育教学质量考核办法_第2页
柘山镇教育教学质量考核办法_第3页
柘山镇教育教学质量考核办法_第4页
柘山镇教育教学质量考核办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柘山镇教育教学质量考核办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育教学质量考核办法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教学的生命线。为全面提高我镇教学质量,本着优劳优酬、奖优罚劣的原则,制定本方案。一、以教学成绩为评价核心。初中教学成绩计算办法:(一)初中毕业班计算办法:1、名次计算办法:以全市32处初中学校为标准,第10名为50分,第1-9名60、58、57、56、55、54、53、52、51分;以第10名为计算标准,10-16名每少一个名次减1分;17-23名每少一个名次减1.2分;24—32名每少一个名次减1.5分。(注:50分为满分

2、,超出部分为奖励分数)。如第一名不足50分,则得分计算方法为:(教师得分÷最高得分)×50。2、等级计算办法:如全市名次未公布,则适用本办法。A级5分;B级4分;C级3分;D级1分。参评学生数为(分班人数—春季职校报到人数)*90%。具体计算办法是:总得分/参评人数。分数折算办法是:(教师得分÷最高得分)×50。(二)非毕业班计算办法:以学期为计算周期;期中考试占40%,期末考试占60%。个人积分=(该教师教学平均分÷A)×50,A为参考成绩。教师成绩分数计算=(个人积分÷最高积分)×50(三)

3、抽考计算办法:如有名次则按(一)办法执行;无名次则按(二)办法执行。初中毕业班上学期参评以上学期期中期末成绩为参评依据;下学期及全年则以中考成绩为准。非毕业班抽考科目按学期成绩60%,抽考成绩40%折算。非抽考科目按期中40%,期末60%折算。小学教学成绩计算办法:(一)成绩计算办法按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分别占25%、25%、50%三项计算办法。优秀线=总分×80%;及格线为总分×60%。优秀分数=(所教学生优秀率÷全镇同年级同学科最高优秀率)×25;及格分数=(所教学生及格率÷全镇同年级同学

4、科最高及格率)×25;平均分计算办法:个人积分=(该教师教学平均分÷A)×50,A为参考成绩。教师平均分数计算=(个人积分÷最高积分)×50教师得分等于上述三项成绩之和。(二)抽考成绩计算1、名次分计算办法:(所教名次÷全镇最高名次)×1002、分数计算办法:如不公布名次,则按下列方法计算:个人积分=(该教师教学平均分÷A)×100,A为参考成绩。教师平均分数计算=(个人积分÷最高积分)×100非抽考科目教师成绩学期计算按期中40%,期末60%折算。抽考科目教师成绩按抽考40%、学期60%计算。

5、教师教学成绩积分在年度考核、师德考核、教职工评价、班级量化评价、学期学年总评中不低于总成绩的50%。需按考核分数将教学成绩积分转变为考核分数,确保教学成绩评价在教师评价中的核心地位。二、业务材料及业务活动占考核比不低于20%。三、教学成绩挂钩评价1、对教学成绩不佳的教师评优实行一票否决:初中考试(含抽考毕业会考)名列全市后八名、小学名列全市后12名的教师;教学成绩积分初中后8名,小学后12名的教师;不能参加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师、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等的评选。

6、2、教学积分后5名的教师年度考核师德考核不能评定为优秀。3、教学积分位列全校后1/4的校干不能提拔,对位列后10名的校干将进行约谈。4、教学积分后1/4的教师不能参加优秀备课、论文、各类优质课、各类教学能手、各类创新奖等各种教学业务的评选活动。5、教学成果奖初中直接由毕业班按教学名次(积分)确定;小学由教学积分最高的和抽考成绩最好的确定。6、连续两个学期教学积分位列全镇前3名的教师年度考核师德考核直接确定为优秀。7、教学工作先进个人直接由教学积分确定。8、按教学成绩优劣进行资金奖惩,具体见《教学

7、奖惩规定》。附:教学常规制度1、教学办公会制度要定期召开每周一次的教学办公会制度,总结教情学情,部署工作。特别要开好学期初、期中期末分析考评办公会。2、教学常规考核制度。3、先周备课制度各校一律于周四上交下周教案,周五签批加盖学校业务检查章领回。4、月作业检查制度作业每月检查一次。以上备课作业检查即时检查、即时公布。5、四级质量检测制度:当堂检测。单元检测制度:各任课教师要安排单元划分,每单元进行一次检测,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月检测制度:学校要每月进行一次月检测,召开质量分析会议,及时掌握学校

8、教学情况。期中期末考试制度。6、成绩定期分析制度学校要及时进行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分析。同时组织以级部、班级为单位进行成绩分析,表扬先进,激励后进。7、听评课制度:落实推门听课行政听评课制度;做好专题研究听评课。校干每周听课2节(含推门听课1节),组织一次评课。(同学科校干也可联合组织)材料单独存放,含听课目录,内含听评课人员、听评课记录活动图片等)确保校干深入教学一线、深入课堂,及时掌握教学动态。8、校本教研制度:按照“研展评思”学研机制,定时间、定地点、校干包靠,开展教学业务学习培训和“研展评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