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ID:40003718

大小:2.08 M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7-17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_第1页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_第2页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_第3页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_第4页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_第5页
资源描述: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杜甫导入新课汉元帝年间,巴山楚水一个倾国倾城的女子,背负着民族的期望,义无反顾地踏上征途,走进了朔风劲草的茫茫大漠中,将她的一汪秋水化成一辈子的守望,种在了历史的青冢里。唐大历年间,羁旅半生,历尽沧桑的杜甫,来到了昭君的家乡——湖北秭zǐ归。在势若奔驰的山林间,遥想800年前的美人,杜甫会生发出怎样的感想呢?今天我们通过《咏怀古迹五首(其三)》这首诗去寻找答案。昭君出塞图油画昭君出塞图唐玄宗天宝五年,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

2、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杜甫一生,济世之志甚高,但终其身,也未得一展抱负。肃宗朝他虽任职京师,也只不过是左拾遗。还因忧国惜才,疏救房琯而触怒肃宗,差点获刑。虽然获救,却终被疏远,终于郁郁辞官,漂泊西南。本诗作于大历元年(766),是杜甫离开夔州东下,途经荆州府归州(今湖北秭归)东北四十里的昭君村时所作。写此诗时,杜甫远离故乡,“飘泊西南天地间”。背景介绍解题《咏怀古迹》是一个系列,一共五首,每首各抒一人一事,分别为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是一个七律诗组。与《秋兴八首》同作于大历元年的秋天。这一年,安史之

3、乱虽然已经结束,但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的同时,诗人也抒发了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关于它的整体结构,明人王嗣奭shì在《杜臆》中有很好的解释:“怀庾信、宋玉,以斯文为己任也;怀先主、武侯,叹君臣际会之难逢也;中间昭君一章,盖入宫见妒,与入朝见妒者,千古有同感焉。”王昭君雕塑昭君墓,由汉代人工积土,夯筑而成。墓体状如覆斗,高达33米,底面积约13000平方米,是中国最大的汉墓之一。因被覆芳草,碧绿如茵,故有“青冢”之称。找出其中点明感情的词语怨恨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

4、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对画师无耻行为的怨恨(用典)远嫁异邦,远葬他乡,月魂空归,思念故乡的幽怨。昭君怨恨什么?诗歌赏析1、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并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作者写的什么?目的何在?“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这样写目的是引出歌咏的对象——王昭君。2、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

5、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常言道: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而不平凡的女子。作者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另外,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么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做铺垫,也说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3、颔联对仗工整,怎样对仗的?效果如何?“一去”对“独留”,“一”与“独”同义互

6、文,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木三分。可见,昭君是多么孤独!“紫台”对“青冢”,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是多么的悬殊!两句工整的对偶,内涵相当丰富: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4、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王安石曾为毛延寿鸣不平,写过这样两句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金圣叹也曾对此发表评价,大意是:毛延寿那般小人之所以得售其奸(得以推行他的奸计),昭君之所以抱恨终身,难道不是皇上你自己造成的吗?搜罗那么多良家妇女充斥后宫,专供

7、你一人受用,却连亲自挑选的力气都不肯费,未免也太过分了。可见,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5、“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从字面上看,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多么强烈!像这样一个美女,竟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让人伤心?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这两句与上两句相呼应,交叉衔接。正因为元帝“省识春风面”,才有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的悲剧;正因为昭君“空归月夜魂”,才有

8、其“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凄凉。对昭君悲剧的根源做了明确揭示。6、既然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造成的,她对元帝持何态度?“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至此,作者好像恍然大悟:怪不得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音胡调,原来那正是昭君永远在诉说着她不得生还故乡的怨恨!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仿佛又响起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7、这首诗题为咏怀,可诗中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