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养生宜补阳气、祛寒邪

三伏天养生宜补阳气、祛寒邪

ID:40007174

大小:165.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7-17

三伏天养生宜补阳气、祛寒邪_第1页
三伏天养生宜补阳气、祛寒邪_第2页
三伏天养生宜补阳气、祛寒邪_第3页
三伏天养生宜补阳气、祛寒邪_第4页
三伏天养生宜补阳气、祛寒邪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伏天养生宜补阳气、祛寒邪》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三伏天养生宜补阳气、祛寒邪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立秋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可以这样理解:“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三伏天与三九天对应,三九天在小寒与大寒之间。三九天是一年最寒冷时刻,而三伏天是一年最炎热时刻。    2016年的三伏天有40天:   2016年7月17日~2016年7月26日为初伏10天   2016年7月27日~2016年8月15日为中伏20天   2016年8月16日~2016年8月25日为末伏10天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初伏,第

2、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按阳历计算则出现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 三伏天在我国大部地区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是自然界阳气全年里最旺的一段时间。三伏天高温多雨,我们每天都能明显感受到酷暑的闷热和潮湿,这时人们大多处于烦躁、易疲劳的状态,稍微动一动就大汗淋漓。三伏天虽然酷暑难当,但却是养阳气的最佳时机,也就是说,是补充人体阳气的最佳季节,祛除体内的风、寒、湿等邪气,让阳虚气虚之人增强免疫力,轻松治疗疾病。    为什么三伏天要补阳?根据中医《内经》的说法,天人是合一的,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生物的阳气,生于春,旺于夏,收于秋,藏于冬。三

3、伏天气温最高,自然界的阳气也最旺盛,同时人体的阳气也最充沛。因而中医养生主张“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乘着三伏天这个好“天时”,温补阳气,驱散寒邪。   从中医的角度讲,疾病是风寒湿暑燥火等邪气所致。而在三伏天补阳气,人体正处于散发的时令(皮肤毛孔舒张,气血流通旺盛),此时补阳可以达到其他季节达不到的双重功效。一旦风、寒、湿、暑、燥、火等邪气被赶出体外,不但疾病能更好地治愈,而且阳气注入体内,将寒湿邪排出后,人在炎热的环境里是不会闷热、烦躁的。    阳虚气虚之人最适合补阳 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要抓住这个时机来补阳呢?要看个人体质来定,三伏天补阳最适合阳虚和气虚

4、体质的人。  阳虚和气虚体质的人,较常人更容易怕冷,平时穿的衣服比别人多,四肢怕吹风扇、怕吹空调,吃生冷的东西容易腹泻,胃肠功能不好,还经常感到背部和膝关节以下寒冷等。中医叫阳气不足,也就是自身热量(能量)不够,产热不足,寒从内生。  如果你是以上这两种体质的人,别忘记抓住机会补补阳气。这类人在医院里常表现为慢性、虚寒性疾病。如慢性风湿性疼痛,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腰痛、腰椎、胸椎、颈椎骨质增生和腰肌劳损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鼻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慢性胃肠疾病、产后恶寒等妇产科病证。   如果你不是这种体质的人,

5、特别是热性体质的人,就不适合在这个时候过分的补阳。 三伏补阳的方法 1、艾灸、贴三伏贴三伏补阳的方法有很多,在中医院里三伏天艾灸、贴三伏贴是运用得最广泛的,而且效果也很明显。这几年来各大医院都在贴三伏贴,不少人就是因为坚持天天贴而治好了自己长久以来的顽疾。像虚寒证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慢性呼吸衰竭、慢性咳嗽、反复感冒等多种肺系疾病是三伏贴的主要适应证。 2、日常补阳宜“热养生”   夏天人体毛孔呈开放状态,易受冷风、邪气的侵扰,容易导致体弱多病。所以,夏天里大家要学着“热养生”,所谓“热养生”其目的是为了“养阳”。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的

6、生活小细节,便能慢慢把阳气养起来。   热水泡脚:大多人以为冬天才泡脚,其实民间早有“夏天泡脚,暑湿可祛”的说法,因为夏季雨水多,湿气重,人感觉没胃口、爱犯困、没精神等表现;而夏天泡脚,正有助于祛除暑湿,增进食欲,促进睡眠。泡脚时,最好选择较深的木桶,水温不能太高,一般以40摄氏度为好;泡的过程中,要不断加热水,以免水温下降。   洗温水澡:大热天最好洗温水澡。温水澡符合“春夏养阳”的道理,温水冲洗可以清洁和按摩皮肤,扩张体表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疲劳,增强抵抗力。凉水澡会损伤人体的阳气,《内经》说“形寒饮冷则伤肺”,尤其是夏天,人的阳气蒸腾在外,毛孔开

7、放的时候冲冷水澡,最容易伤阳气。   解暑喝热茶:夏天最解渴的不是冰饮而是热茶。通常饮热茶后,皮肤便慢慢发汗,而发汗能帮助体内热量散发,换言之,热量随即缓缓排出。要提醒的是,茶不可过烫,否则伤害舌头、口腔,对肠胃亦无益。   运动不可少:《黄帝内经》里说,夏季养生“使气得泄”,是指人的气息要向外宣发,顾玉潜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运动排汗。另外,运动还可加强热适应,提高人体调节体温的功能,增强体质。还需注意的是,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可选择慢跑、打太极等方式。   3、饮食补阳宜“夏吃姜”   补阳宜用温阳的食材。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姜具有温补的作用,它是生

8、活中最方便使用的补阳食材,用生姜红枣和红糖一起煮水,每天上午喝一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