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光谱学基础》ppt课件

《原子光谱学基础》ppt课件

ID:40026910

大小:277.0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7-17

《原子光谱学基础》ppt课件_第1页
《原子光谱学基础》ppt课件_第2页
《原子光谱学基础》ppt课件_第3页
《原子光谱学基础》ppt课件_第4页
《原子光谱学基础》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原子光谱学基础》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章原子光谱法基础原子光谱是基于原子外层电子的跃迁。包括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原子光谱法研究原子光谱线的波长及其强度。光谱线的波长是定性分析的基础;光谱的强度是定量分析的基础。 要解决本章的问题,必须对原子结构、原子能级、光谱产生及其影响因素有所了解。2021/7/30§7-1原子光谱1.能级图和光谱项:原子内电子在稳定状态所具有的能量称为能级;将原子系统内所有可能存在的量子化能级及能级间的可能跃迁用图解的形式表示,称为能级图。钠原子和镁离子的能级图如下:2021/7/302021/7/30

2、光谱项:光谱学中用四个量子数表示原子所处状态的一种符号称为光谱项。n2S+1LJ或nMLJ主量子数原子总自旋量子数总角量子数内量子数2021/7/30①主量子数(n)—价电子所处电子层数,n=1、2、3…②总角量子数(L)—为价电子角动量的矢量和。=∣l1+l2∣、∣l1+l2-1∣…∣l1-l2∣l=1时,L取l的值为0~(n-1)l=2时,L=∣l1+l2∣、∣l1+l2-1∣…∣l1-l2∣,值仍为1、2、3L的取值由l决定,但应为0、1、2、3…,对应于S、P、D、F、G2021/7/30③总自旋量子数(S)—

3、为价电子自旋角动量ms的矢量和。S只取正,因为ms=±1/2,故单电子时S=1/2、3/2、5/2…(半整数);双电子时S=-1/2+1/2=0或S=1/2+1/2=1(0或整数)。Smax=u/2,u为价目电子数。用M表示光谱项的多重性,且M=2S+1表示光谱有2S+1条能量很近的线;M=1为单重线,M=2为双重线,M=3为三重线。2021/7/30④内量子数(J)--(光谱支项)其值为总自旋量子数和总角量子数的矢量和即有三种情况:J=L+S;J=L+S-1;J=L-SL≥S:J=(L+S),(L+S-1),…(L-

4、S)共有2S+1个值S≥L:J=(L+S),(L+S-1),…(S-L)共有2L+1个值在无磁场时,J能级对应于一种原子运动的能量状态,光谱学中为能级简并;2021/7/30在有磁场时,J能级分裂成2J+1个不同能量状态,但在光谱学中考虑谱线的强度时把不同能量状态数加权起来,故称为光谱统计权重,以g表示g=2J+1光谱选择定则①n为0及整数;②△L=±1;③△S=0;④△J=0、±1(J=0时△J=0除外)时跃迁才是允许的;否则,不能跃迁。2021/7/30H原子的光谱项及可能光谱:n=1L=0(l=0)S=1/2(u

5、=1)J=1/212S1/2n=2L=0(l=0)S=1/2(u=1)J=1/222S1/2L=1(l=1)S=1/2(u=1)J=1/222P1/2J=3/222P3/2根据选择定则,H原子的光谱线为:12S1/2到22P1/2和12S1/2到22P3/2;而12S1/2到22S1/2,由于△L=0故禁止。如果将电子激发到更高能级,可能光谱可以类似地推测。2021/7/30Na原子的光谱项及可能光谱:外层电子为3S1,其光谱项如下图。可见,可能的跃迁为:32P1/2,32P3/2→32S1/232D1/2→32P1/

6、2,32P3/232D5/2→32P3/242S1/2→32P1/2,32P3/2等等。2021/7/30Ca原子的光谱项及可能的跃迁:对钙原子来说,外层电子为4S2,光谱项及可能的跃迁为:2021/7/30激发能:使物质由低能态激发到高能态所需的能量。激发单重态:原子、或分子中电子自旋配对时为单重态(S0);吸收能量后,可激发一个电子到较高能量的激发态,若基态和激发态电子自旋相反(保持原自旋),则称为激发单重态,以S1、S2表示;若激发态和基态的电子自旋相同,则为激发三重态,以T1、T2…表示(如p39图3-2)。激

7、发单重态分子有抗磁性,寿命短,约10-8S;激发三重态分子有顺磁性,寿命长,约10S。2021/7/302.原子发射、吸收和荧光光谱(1)发射与吸收光谱--线状光谱(2)原子荧光光谱--物质吸收一定波长的光达到激发态之后,若经过10-8秒,又跃迁回基态或低能态,发射出与激发光相同或不同的光,这种光称为原子荧光。2021/7/30原子荧光有三类:①共振原子荧光:指气态基态原子吸收共振辐射后,再发射与吸收共振线波长相同的光,这种光为共振荧光。共振跃迁几率大,因而共振荧光强度最大。②非共振原子荧光:激发辐射的波长与被激原子发

8、射的荧光波长不相同时产生的荧光称为非共振荧光。荧光波长大于激发波长的荧光称为斯托克斯荧光;荧光波长小于激发波长的荧光称为反斯托克斯荧光。③敏化原子荧光:敏化荧光又称诱导荧光。物质B本身不能直接激发产生荧光,但当物质A存在时,受光激发形成激发态(A*),通过碰撞将其部分或全部能量转移给物质B,使B激发到激发态(B*),当其以辐射光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