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波粒二象性 概率波》进阶练习(一)

《光的波粒二象性 概率波》进阶练习(一)

ID:40029008

大小:2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18

《光的波粒二象性 概率波》进阶练习(一) _第1页
《光的波粒二象性 概率波》进阶练习(一) _第2页
《光的波粒二象性 概率波》进阶练习(一) _第3页
资源描述:

《《光的波粒二象性 概率波》进阶练习(一)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光的波粒二象性概率波》进阶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康普顿效应和光电效应表明,光具有波动性B.光的双逢干涉实验和光的衍射实验表明,光具有粒子性C.可用降温的方法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D.同一元素的两种同位素,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2.在下列各组所说的两个现象中,都表现出光具有粒子性的是(  )A.光的折射现象、偏振现象     B.光的反射现象、干涉现象C.光的衍射现象、色散现象     D.光电效应现象、康普顿效应3.“约索夫森结”由超导体和绝缘体制成.若在“结”两端加上恒定电压U,则它会

2、辐射频率为ν的电磁波,且ν与U成正比,即ν=kU.已知比例系数k仅与元电荷e的2倍和普朗克常量h有关.你可能不了解此现象的机理,但仍可运用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在下列选项中推断出比例系数k的可能值,则这个可能值为(  )A.     B.     C.2he     D.he二、填空题4.下列叙述中不符合物理学史的是____________A.麦克斯韦提出了光的电磁说B.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的干涉现象提出了光子说C.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并首先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D.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Pa)和镭(Ra

3、)5.光电效应和____________都证明光具有粒子性,____________提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参考答案【答案】1.D    2.D    3.B    4.BCD5.康普顿效应;德布罗意【解析】1.解:A、康普顿效应和光电效应表明,光具有粒子性,故A错误;B、光的双逢干涉和光的衍射,说明光具有波动性,故B错误;C、半衰期是不受到外界、化合态等因素的影响,故C错误;D、同位素,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相同,而质量数不同,即中子数不同,故D正确;故选D2.解:A、光的折射现象体现粒子性而偏振现象则是波的特性.故A不正确;

4、B、光的反射现象是粒子性而干涉现象则是波的特性.故B不正确;C、光的衍射现象是波动性,故C不正确;D、光电效应现象、康普顿效应均表现出光有粒子性.故D正确;故选:D3.解:物理公式两边的单位是相同的,根据公式v=kU,k=,故其单位为s-1•V-1;普朗克常量h的单位是J•s,e的单位是C;根据公式W=qU,1J=1V•C,故1Js=1VCs,故1s-1•V-1=1,故的单位是s-1•V-1;故选B.物理公式确定了物理量之间数值的关系,同时也就确定了物理单位间的关系,本题根据单位进行判断.将一个物理导出量用若干个基本量的乘方之

5、积表示出来的表达式,称为该物理量的量纲式,简称量纲.它是在选定了单位制之后,由基本物理量单位表达的式子;任何公式两边的量纲必须相同.4.解:A、麦克斯韦根据他提出的电磁理论,认为光是一种电磁波,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从而提出了光的电磁说,故A正确.B、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电效应现象提出了光子说,故B错误.C、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并首先提出原子的枣糕式模型,故C错误.D、居里夫人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Pa)和镭(Ra).故D错误.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CD.5.解:物体在光的照射下发射出电子的现象叫光电效应,根据爱

6、因斯坦光子说的理论可知,光电效应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康普顿效应也揭示了光具有粒子性.而德布罗意波长,λ=,可知,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故答案为:康普顿效应,德布罗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