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和就业》进阶练习(二)

《劳动和就业》进阶练习(二)

ID:40029376

大小:3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18

《劳动和就业》进阶练习(二)_第1页
《劳动和就业》进阶练习(二)_第2页
《劳动和就业》进阶练习(二)_第3页
《劳动和就业》进阶练习(二)_第4页
资源描述:

《《劳动和就业》进阶练习(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劳动和就业》进阶练习一、选择题1.“创客”是指具有创新理念、自主创业的人。面对依IT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纷纷另辟蹊径自主创业,已成为了创客的主力。“创客”对劳动者就业提供的有益启示是①要提高自身创业创新能力②要贯彻落实鼓励创业的方针③要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④要学会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保就业是政府重要职责,也是宏观调控必须确保的民生“下限”。会议确定将适时发布大城市城镇失业率数据,使宏观经济决策更加“心中有数”。政府保就业(  )①是为了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②是为

2、了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③能更好地保障民生和维护社会稳定④有利于实现劳动者自身的社会价值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3.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中提出“全科覆盖”“不分文理”“严格公示”等措施。这些措施①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及就业市场的客观实际②调整劳动力结构,满足社会经济建设需要③有利于增加劳动力供给和调整就业总规模④可以转变劳动者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二、简析题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

3、。我国就业形势是一方面就业难,另一方面用工难,结构性失衡问题严重。这?两难?是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共同的困惑,如何解困,需要政府、企业和劳动者的共同努力。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谈谈针对就业难题,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分别应该怎么做。5.材料一(注:2012年末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用工荒与应聘难的矛盾依然存在。)材料二就业影响居民和社会整体幸福感。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并将就业更加充分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要求。(1)请概括材料一所揭示的信息。(2)结合上述材料,试分析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经济意义。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4、B2.C3.A二、简析题4.国家:①发展经济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要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岗位。②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劳动者:①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②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5.(1)材料一表明2008-2012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呈递增趋势,就业规模不断扩大。但我国目前就业形势仍然严峻,且存在结构性矛盾。(2)①就业

5、是民生之本,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对于个人与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就业使劳动者获得生活来源,有利于劳动者提升幸福感,实现自身社会价值;有利于劳动者丰富精神生活,促进其全面发展。②实现高质量就业,有利于各种社会财富的创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社会和谐和整体幸福感。【解析】一、选择题1.此题考查劳动和就业的知识。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解题时要准确解读材料并结合课本知识。大学生纷纷另辟蹊径自主创业,已成为了创客的主力,需要大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故①符合题意;落实鼓励创业的方针的主体是国家,而设问的主体是劳动者,故排

6、除②;大学生纷纷另辟蹊径自主创业,说明劳动者要树立自主择业观,故③符合题意;题意没涉及依法维权的知识,故④不符合题意。故选B。2.此题考查劳动和就业的相关知识,考查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因此,政府保就业,既有利于保障民生和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利于实现劳动者自身的社会价值,故③④符合题意;①②两项中的表述是政府保就业的措施而非目的,故不能入选。故选C。3.此题考查劳动与就业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可以采用排除法。高考

7、模式的改革与增加劳动力供给无关,故③说法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问题,故④不符合题意;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中提出“全科覆盖”、“不分文理”、“严格公示”等措施,这些措施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及就业市场的客观实际,可以调整劳动力结构,满足社会经济建设需要,故①②符合题意。故选A。二、简析题4.本题综合考查解决就业问题的措施。设问要求运用结合经济生活的知识,从政府、企业和劳动者三个角度来谈解决就业问题的措施,属于措施类题型。从国家角度:可以从发展生产力、制定和实施正确的就业政策等方面组织

8、答案;从企业角度:可从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