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和元曲》测练3

《宋词和元曲》测练3

ID:40029567

大小:2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18

《宋词和元曲》测练3_第1页
《宋词和元曲》测练3_第2页
《宋词和元曲》测练3_第3页
资源描述:

《《宋词和元曲》测练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宋词和元曲》测练一、单选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9.0分)1.唐代后期,以门阀政治和偏安王朝的政治形态为基础的六朝骈文受到文人鄙视,而三代两汉时期的古文受到尊崇。这种“古文运动”实质上体现了A.科举取士对文学的影响      B.文人阶层志趣的改变C.文人渴望国家真正统一      D.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2.北宋某一词人的作品曾被人评价“耆卿失意无聊,流连坊曲,遂尽收俚俗语编入词中,以便伎人传唱”。这一词人是A.关汉卿   B.柳永    C.苏轼    D.李清照3.明代王骥德《曲律·杂论》载:“元人诸剧,为曲皆佳,而白则猥鄙俚

2、亵,不似文人口吻。盖由当时皆教坊乐工先撰成间架说白,却命供奉词臣作曲,谓之‘填词’。”对材料认识最准确的是A.文学发展呈现世俗化趋势     B.文人素养影响文学创作C.元曲发展渐显衰落态势      D.都市繁荣促进文学发展4.宋代开封流行的说唱作品《西厢记诸宫调》歌颂莺莺与张生冲破礼教,追求爱情;《刘知远诸宫调》描写书生刘知远从贫寒到显达过程中对待三娘的“负心婚变”。这说明当时A.城市商业高度繁荣        B.文化生活丰富多样C.程朱理学引起民众普遍反对    D.说唱艺术迎合市民阶层趣味5.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

3、表所列信息,全都属于同一个朝代的是A.司隶校尉、贤良文学、起绒锦、《上林赋》B.宣政院、赵孟頫、铜活字、《农书》C.司礼监、董其昌、致良知、《感天动地窦娥冤》D.提点刑狱司、风力水车、曲子词、《东京梦华录》6.宋元话本中的人物形象突破了百姓遥不可及的才子佳人、将相游侠,包括工匠、店铺伙计、商人、作坊主、婢妾、吏卒、僧侣、妓女、媒婆、盗贼等。话本人物形象的变化反映出()A.封建等级观念受到冲击      B.“士”为首的价值观念被打破C.社会教育逐步得到普及      D.市民阶层壮大,世俗文化发展7.国际宋史研究的开创者法国著名汉

4、学家白乐日称宋代为“现代的拂晓时辰”,“近代中国的新因素,到宋代已显著呈现”。以下可以为其提供依据的是A.封建制度日益衰落        B.火药开始用于军事C.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文艺平民化大众化8.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A.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C.宋词、唐诗、楚辞        D.唐诗、宋词、元曲9.历史学家陈寅恪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

5、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史实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①完善科举程序②创立行省制度③强化文化政治④世俗文学兴起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宋词和元曲》测练答案和解析【答案】1.C    2.B    3.A    4.D    5.A    6.D    7.D    8.C    9.B    【解析】1.本题考查“古文运动”实质,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唐朝安史之乱后,国势衰落,藩镇割据,宦官弄权,由韩愈、柳宗元提倡古文、反对骈文的一次文风、文体、文学语言的革新运动,是在“复古”的口号下,

6、主要对文风、文体和文学语言的一场文学革命,一些开明的中下层士大夫文人感慨国耻,满怀国忧,要求改革政治,提倡写作反映现实的诗文,体现渴望国家的真正统一。故C正确;ABD不符合材料主旨。故选C。2.本题主要考查宋朝的文学成就,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题干信息可知该词人应是有婉约派词人,结合所学在可知,柳永的经历和题干信息相符,故B正确;A是元曲的代表人物,故排除;C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故排除;李清照的经历与题干信息不符。故选B。3.本题考查古代文学成就,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元人诸剧,为曲皆佳,而白则猥鄙俚亵

7、,不似文人口吻”可知,元曲等文学发展逐渐呈现出平民化,世俗化的趋势,故A正确,BCD均不能体现题干主旨,故排除。故选A。4.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考查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材料没有体现出宋代城市商业的高度繁荣,故A项错误;材料仅仅提到了两个说唱作品,体现不出文化生活丰富多样,故B项错误;仅两个作品无法显示程朱理学引起民众的普遍反对,故C项错误;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反映市民阶层文化和生活的作品逐步增加,两部作品正是说唱艺术迎合市民阶层趣味的反映,故D项正确。故选D。5.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

8、,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教材知识正确分析判断材料的能力与知识迁移能力。依据所学分析四个选项可知:A项,司隶校尉,旧号'卧虎',是汉至魏晋监督京师和地方的监察官,始置于汉武帝征和四年(前89年);贤良文学",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或分称"贤良"或"文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