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导学案5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导学案5

ID:40030215

大小:30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7-18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导学案5_第1页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导学案5_第2页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导学案5_第3页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导学案5_第4页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导学案5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导学案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导学案第1课时 干旱灾害和洪涝灾害●课标要求分析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课标解读1.结合实例,使学生了解我国干旱灾害的三大特征。2.结合我国的气候、水资源以及社会经济方面的的因素,使学生理解我国不同地区干旱的成因。3.结合我国的气候、地形等自然因素以及社会经济方面因素,使学生理解我国洪涝灾害的成因。4.结合实例,使学生了解我国干旱、洪涝的危害及造成的损失。●新课导入建议【录像播放】观看l998年长江流域抗洪抢险录像,创设情境,感受洪涝灾害给我国经济建设带来的损失。●教学流程设计课前预习安排:①看教材P35~

2、36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1、我国的干旱灾害”并完成[思考交流]1;②看教材P37~41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2、我国的洪涝灾害”并完成[思考交流]2。⇒步骤1:老师提问,检查预习效果。⇒步骤2:师生互动,完成“探究1”[问题导思]1、2。⇒步骤3:教师通过[例1]的解读,讲解研析知识“干旱灾害在我国的分布及成因分析”。⇒步骤4:师生互动,完成“探究2”[问题导思]1、2。⇓步骤7:完成[图表活动解读]中的[活动点拨]指导学生完成[课堂小结]进行知识的回顾和强化巩固。⇐步骤6: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图表活动解读]中的[图表应用]检查学生对探究点的理

3、解情况。⇐步骤5:教师通过[图表活动解读]教材P38图2-4和[例2]的解读,讲解研析知识“我国的洪水灾害类型”。课 标 解 读重 点 难 点1.掌握我国干旱灾害的特征、形成原因及分布特征。(重点)1.我国干旱灾害的特征,成因及分布。(重点)2.了解我国洪涝灾害的分布差异,掌握我国洪涝灾害的成因。(重点)2.我国洪涝灾害的成因、分布。(重点)知识点一我国的干旱灾害1.2.成因(1)降水方面①降水量低于平均值。②在季风气候区内,降水的季节变化。长江以南地区7、8月份伏旱华北、东北地区春旱、春夏连旱西南地区冬春连旱③降水年际变化大。(2)水资源方面:南方地区和北方

4、地区之间水土资源的不平衡。(3)社会经济方面:工农业生产用水量提高①耕地复种指数的增加,灌溉面积扩大。②北方地区冬小麦播种面积增加。③我国人口的增加,导致生活用水量持续增大,而工业的发展,又造成工业用水量、需水量不断增多。思考交流1.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少,旱灾最为严重,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提示】 不正确。衡量旱灾的形成及程度,不仅要看一个地区在某段时间内的降水情况和干湿状况,更要考虑该地区的水资源状况、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人口密度等因素。我国西北地区降水量少,只能说明该地区比较干旱,而旱灾则还要看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程度。知识点二我国的洪涝灾害1.成因(

5、1)自然原因:由降雨尤其是暴雨所形成的。①夏季的锋面雨带和热带气旋是直接引发暴雨的重要天气因素。②气候异常所导致的长时间持续暴雨,是造成我国洪涝灾害的直接原因。(2)人为原因植被破坏①水土流失加重,造成河流中下游地区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河流排水不畅②森林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流域汇水速度大大加快围湖造田使湖泊对洪水的调蓄能力减弱2.分布(1)空间分布:南方地区由于降水量大,雨季长,暴雨多,是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区。(2)时间分布:多发生于春、夏、秋季,以夏季最为集中。思考交流2.我国西北地区有没有洪涝灾害?其形成原因主要是什么?【提示】 有,主要是夏季冰雪融化形成的洪

6、水。探究一我国的干旱灾害【问题导思】 1.由图2-2可知,华北地区是我国干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其干旱主要发生在哪个季节,原因是什么?【提示】 主要是春旱,原因是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农作物需水量大。2.为什么我国北方地区平均受旱率、成灾率高于南方地区?【提示】 ①我国南方水多,耕地少;北方水少、耕地多;②我国北方降水少,雨季短,南方降水多,雨季长。③我国北方地区冬小麦播种面积增加,春季农田需水量增大。1.发生机制旱灾多发中心江淮地区梅雨过后,受副高控制,形成伏旱华南地区雨带推移到北方,受高温天气影响,形成夏秋旱华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雨季

7、还未来临,形成春旱西南地区夏季受西南季风、干热风和高温天气影响,形成四季均可发生的旱灾2.我国旱灾的地区差异分区旱灾类型与特点东北区在盛夏季节,特别是辽河与嫩江流域,常有久晴高温天气,引起“三天一小旱,五天一大旱”的旱灾华北区全国旱灾频繁、影响最严重的地区。特别是春季,正值冬小麦生长发育关键期,故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长江区旱灾多发生在7~8月,故称“伏旱”,有时严重影响作物生长、水电和城市供水华南区以夏秋旱为主,春旱次之。桂西则以春旱为主。沿海地区的旱灾频率与强度均超过内陆西南区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旱灾。云南和川西山地多春旱。伏旱发生在7~8月,以东部更为严重

8、,四川盆地西部与北部是夏旱(5~6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