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现代文整体阅读浅谈

中考现代文整体阅读浅谈

ID:40031276

大小:309.81 KB

页数:41页

时间:2019-07-18

中考现代文整体阅读浅谈_第1页
中考现代文整体阅读浅谈_第2页
中考现代文整体阅读浅谈_第3页
中考现代文整体阅读浅谈_第4页
中考现代文整体阅读浅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现代文整体阅读浅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考现代文阅读整体阅读策略浅谈包三十五中学张之炜整体阅读概念整体阅读,是一种基本而又综合的能力。它主要指阅读时从整体上感知、理解、概括、评价文本的能力。具体为: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2、整体理解文章的基本写法,3、整体评价文章的思想、情感、语言风格与表达技巧等。整体阅读能力可分为三个阶段:初读:理解文意,把握中心;细读:品析语言,领会含义;精读:深入探究,概括评价;初读阶段:理解文意,把握中心;要解决的问题: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意;示例一样卷一:《数星星的老人》13、文章开篇说两位老人“像孩子似的数着天上的星星”,这样写的用

2、意是什么?点拨思路:人物与事件是本文的核心,首先要确定主要人物,明确文章的主要事件,再围绕“数星星”一词,思考人物表达出的情感。思考步骤:①主要人物是谁(和谁);②做了什么事?③在什么情况下?④结果怎么样?(体现什么情感思想?)参考答案:①文章通过写两位老人③因缺少亲情,在夜晚②寂寞数星星的故事④巧妙自然的引出了对三个子女的牵挂惦念示例二样卷二:《人造树叶》18、科学家为什么要研制人造树叶?点拨思路:说明文阅读,首先要明确说明的对象,并能概括归纳出说明对象的特征。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借助对文章结构段落的分析概括,或是寻找行文间的关键词句归纳整理,

3、均能准确的予以回答。思考步骤:①说明对象是谁(题目暗示)②(能)怎么样?参考答案:①人造树叶②(能)实现高效低成本的太阳能转化③(能)减少人类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和解决全球气候改变的问题示例三样卷二:《积攒快乐》23、从全文看,“积攒快乐”指的是什么?点拨思路:题干,暗示了要从读懂全文的基础上来把握文意。本文没有明确指出文章的中心论点,这就需要指导学生从题目、从结构,从段意的概括等方面入手,抓住“积攒”一词,对全文重点内容进行信息整合。思考步骤:①论说对象(或范围)是什么?(快乐)②论说对象怎么样?(要积攒快乐)③怎样积攒快乐?(以积极态度、积聚快乐

4、、抛弃不快乐)参考答案:①(要积攒快乐),(要)以积极态度对待人生②(要)向生活寻求快乐,③(要)努力积聚快乐④(要)抛弃一切不快乐错因探查1、记叙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不准确;语言表达用词欠精炼;2、说明文,没有读懂文章,不会寻找关键词语,概括文意不准确,丢掉关键词句;3、议论文,思路不清晰,不能从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概括、归纳。初读阶段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记叙对象及主要事件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论说对象及立场观点所涉及知识点1、记叙人称、记叙六要素2、记叙线索、顺序3、语言的表达方式1、说明顺序、说明文结构2、说明文类型3、语言表达

5、方式及作用1、文章结构、段意2、论证类型、论证方式3、议论文三要素常用方法谁+做什么事?谁+(是什么、怎么样?)谁+(是什么、怎么样?)初读阶段:理解文意,把握中心;要解决的问题: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意;2、体会作者或作品的思想情感及立场观点;示例四样卷一:《数星星的老人》14、从行文顺序看,文章的第②段属于什么顺序?作用是什么?点拨思路:这是对学生文体基本知识的考察。在整体感知文章的基础上,需要归纳出记叙文的六要素、记叙顺序、记叙线索等,并能对他们的基本内容和作用有一定的熟悉程度。参考答案:①插叙(主要人物在不同时间、地点做不同的事)

6、②交代两位老人拾荒的原因③为后文两位老人接济子女做铺垫示例五样卷二:《积攒快乐》24、分析第③段划线句子的作用。点拨思路:“人们常常无端的不快乐或自寻烦恼”这句话在结构上起过渡作用。这需要学生具有基本的划分文章结构,归纳文段段意,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分析的分析、概括等项能力。参考答案:①高度概括下文的内容②是下文的总起句,(与下文构成总分关系)错因探查1、作用即对事物产生的影响、效果、用意好坏的评价。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考察学生多文章综合理解与评价能力,属于阅读基本能力范畴。2、回答这类问题,要指导学生从结构、内容两方面去阐述。3、进行专项

7、训练,注重积累与总结。示例六《花开半时偏妍》2、第⑤段是如何阐述“‘半’的智慧也表现在艺术创作的留白上”的?请简要回答。点拨思路:1、此题考察学生对论证结构的分析能力。2、解答此题,首先要把审题的目光聚焦到“如何阐述”四个字上,明确设题意图;其次找到文段,概括归纳整段内容及层次结构;第三,要根据议论文的常见结构,在语言上简洁表述;最后归纳总结出(分)论点。3、在初读阶段,一定要指导学生真正读懂文意,理清层次,紧密结合文段阐述。参考答案:①首先阐述抽象无形之物难以入画;②接着举出齐白石留白的经典例子,③阐明留白产生的艺术效果;④最后得出结论:运用“

8、半”的智慧,可使艺术创作达到至高境界。错因探查1、审题不清,基础知识不明确;2、没有理解文章主旨、内容、段落、层次等要素,不能借助关键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