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ID:40036960

大小:6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7-18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5~2016学年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试题温馨提示:⑴全卷满分100分,监测时间100分钟。⑵本试题共5页。答案写在答卷上,答题前请认真填写密封线内的所有项目和答卷上的座位号。答题必须使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答题时仔细审题,认真作答,书写要工整,卷面要整洁。⑶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00分。祝你取得好成绩!加油!一.基础(22分)1.多读多背经典诗文可以提高你的文学品位,请工整、规范地默写古诗文名句。(9分)⑴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1分)⑵八月

2、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2分)⑶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2分)⑷□□□□□,□□□□;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2分)⑸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暗示社会发展规律的句子是:□□□□□□□,□□□□□□□。(2分)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⑴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xīlì()目光。⑵谁能断言那些lánɡjí()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⑶我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

3、出yìyánɡdùncuò()的话来。⑷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zìchūxīncái(),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我的悦读经历”演讲比赛中,有一位选手引经据典,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B.连日来,暴雨袭击山城,相关部门在各个易涝点虚张声势,细心排查安全隐患。C.做学问一定要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即对每个问题都要追根究底,吹毛求疵。D.对于作文中的病句和错别字,一些老师不以为然,觉得这些问题长大了自然会解决。4.下面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成为文明古国标志的万里长城是我国

4、几千年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删去“几千年”)B.有关部门对大家提出的建议积极采纳,认真研究,进一步完善了相关政策。(把“积极采纳”和“认真研究”调换位置)C.通过参观中国航空博物馆,使我了解了许多航空知识,增强了国防意识。(删去“通过”或者“使”)D.这次的读书会活动主要是为了构成普通市民与作家、学者交流的平台。(把“构成”改为“打通”)5.结合语境补写句子,使之与前后句子构成排比句。(3分)青春如花似火,热情奔放。浸润在书页墨香中的青春更美丽动人:如果说青春是一棵挺立的大树,书便是大树上最美的一朵花,它使青春的气质变得芬芳而儒雅;,,;如果说青春

5、是一叶轻捷的扁舟,书便是扁舟中导航的一支橹,它让青春的航线变得清晰和明确。二.阅读(38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6至18题。(一)(9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

6、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3分)⑴走送之⑵俟其欣悦⑶同舍生皆被绮绣7.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不敢稍

7、逾约”这是作者幼年守信的表现,也是他能遍观群书的原因。B.“加冠”表示年已二十,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成人。C.从师时,作者与“同舍生”在衣着上形成鲜明对比,但作者并不羡慕“同舍生”,因为读书使他充实、快乐。D.“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先天条件并不是最重要的。(二)(8分)宋濂尝与客饮,帝①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②欺。”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节选自《明史·宋濂传》)【注释】①

8、帝:指明太祖朱元璋。②朕:皇帝自称。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