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金融机构外包风险管理有规可循

银行业金融机构外包风险管理有规可循

ID:40043661

大小:4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7-18

银行业金融机构外包风险管理有规可循_第1页
银行业金融机构外包风险管理有规可循_第2页
银行业金融机构外包风险管理有规可循_第3页
银行业金融机构外包风险管理有规可循_第4页
银行业金融机构外包风险管理有规可循_第5页
资源描述:

《银行业金融机构外包风险管理有规可循》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银行业金融机构外包风险管理有规可循发布于:2011-03-2314:50:40作者:仝云丽  来源:花桥金融外包研究中心  我国金融服务外包由于起步较晚,近几年虽发展迅猛,相关监管法规与行业规范建设尚且落后。  2008年初,银监会发布《银行业金融机构外包风险管理指引》(征求意见稿),曾引起业界广泛关注。然而银监会2010年6月7日才在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正式发布《银行业金融机构外包风险管理指引》(银监发[2010]44号,下称“《指引》”),要求各地各级银行业金融机构遵照执行,目的即在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外包活动,保障其业务持续经营。  《

2、指引》不仅为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了急需的外包管理框架和方向,促进其加强外包风险防范意识与提高外包管理水平,也为监管当局监督检查提供了标准,同时其带来的相关影响更要求广大金融外包服务供应商积极制订相应举措。  从内容来看,该《指引》主要从组织结构、风险管理、监督管理等多个方面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外包提出严格具体的要求。下面对《指引》进行详细解读。  明确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外包的内部管理架构,重视内部审计“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应当承担外包活动的最终责任”,《指引》在总则中率先将外包风险的最终责任承担者予以明确,在第二章第八条提出,

3、“银行业金融机构外包管理的组织架构应当包括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及外包管理团队”,明确三者各自的具体职责所在,构建外包管理组织的核心竞力。其中,尤其强调董事会必须定期审阅本机构外包活动相关报告,定期安排内部审计,确保审计范围涵盖所有的外包安排,从而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对防范外包风险的重要作用。  强调对金融机构集团内部服务供应商的严格管控  鉴于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将业务外包给集团内部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后,其监管力度和重视程度远远比不上对第三方外包商的严格管控,存在一定的外包风险,《指引》将服务供应商重新界定:“服务供应商应包括总行或母行及集团全资拥有的

4、境内或境外子公司和分支机构。”力促金融机构将外包商管理流程与管控同样应用于集团内部的外包业务,加强外包风险防范。而针对更为特殊的境外服务供应商,《指引》则在第三章第十九条提出,“选择境外服务提供商时,应当明确其所在国家或地区监管当局已与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签订谅解备忘录或双方认可的其他约定。”  及时调整并放宽外包范围限定,强调审慎经营  《指引》(征求意见稿)中曾专门辟出第二章明确规定需审慎对待金融机构重要业务的外包,并给出了其评估因素和参考事项,其中参考事项包括业务操作环节、数据处理、信息技术等。随着金融服务外包领域的蓬勃发展,这些业务

5、均已是金融机构外包业务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最新《指引》在这一问题上做了调整,明确表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战略管理、核心管理以及内部审计等职能不宜外包”,但将控制权交予银行业金融机构,强调其应根据审慎经营原则制定其外包战略发展规划,确定与其风险管理水平相适宜的外包活动范围。  对外包风险管理全过程予以规范,针对性和可操性作强  《指引》强调外包风险的事前防范,就金融机构对服务提供商的选择与筛选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和筛选程序,在进行外包决策时即要求对包括服务提供商的技术能力及专业能力、业务策略和业务规模等在内的多种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并围绕供应商的管

6、理能力和行业地位、财务稳健性和外包业务承接状况等展开充分而详尽的尽职调查,全面对服务供应商进行评估,慎重选择。  针对外包合同的具体内容或协议,监管机构充分考虑到外包服务可能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整体的业务连续性造成重大影响,在《指引》中要求双方必须写明对外包服务的业务连续性安排,将服务供应商纳入定期的业务连续性测试,并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从自身做起,事先制定和建立外包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机制,通过采取替代方案、寻求合同项下的保险安排等措施,确保业务活动的正常连续经营。  至于金融外包服务行业愈来愈常见的分包和转包现象,《指引》第十七条也作了明确规定。

7、不过,如果银行业金融机构用考核主外包方的风险评估标准来衡量分包商,并将这种权利放入服务主合同条款中,相信可以更有效地杜绝外包业务的分包风险。这也为未来相关法规的进一步具体和完善留下了空间。  《指引》强调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外包活动过程的即时监控,以及定期审计和检查,在第二十一条予以强调。这非常有助于发包方在外包服务过程中及时发现业务活动存在的缺陷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防范风险。虽然整体来看,《指引》可谓对外包风险管理全过程予以规范,针对性和可操性作强,但是对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而言,在执行过程中恐怕还面临现有体系并未包括所有新指引的要求,需要有针对

8、性地进行调整和完善,并在合规前提下优化外包流程的挑战。  借鉴国际经验完善外包监管  在监管层面,《指引》从两个方面来规范监管机构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外包活动的监督管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