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框架

风险管理框架

ID:40044000

大小:408.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7-18

风险管理框架_第1页
风险管理框架_第2页
风险管理框架_第3页
风险管理框架_第4页
风险管理框架_第5页
资源描述:

《风险管理框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目录一、风险管理目的和原则……………………………2(一)风险管理目的…………………………………2(二)风险管理原则…………………………………3二、风险管理基本职责和组织演变…………………4(一)风险管理基本职责……………………………4(二)风险管理组织演变……………………………6三、风险管理运行机制………………………………8(一)明确风险管理方针和准则……………………8(二)建立风险管理指标体系………………………8(三)建立检测和监控机制………………………10四、风险管理阶段发展目标…………………………11(一)基础建设阶段…………………………………12(二)全面运行及文化建设阶段………………

2、……12(三)重大风险专项解决阶段………………………13(四)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阶段…………………1313太阳神风险管理框架一、风险管理目的和原则近年来,全球政治和经济局势正加速融合,国际金融环境持续动荡,而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必然加大产业转型。保健食品、化妆品、医药等相关行业的改革及规范整顿力度也越来越大,相关行业内部整合趋势明显且竞争态势愈演愈烈,本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更加复杂化和多元化,由此带来的风险和机遇直接影响到“太阳神现代养生产业帝国”远景的实现进程。公司对此根据行业特性和管理需求已进行了一系列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工作,旨在保障公司安全、规范、高效运营,从中

3、也体现了风险管控的意识和相关措施设置。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培养全员风险管理意识,在公司经营发展的各个领域,增强公司风险防范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或规避风险,并发掘风险中存在的机会和机遇,使风险管理成为实现公司战略规划的有效管理手段。(一)风险管理目的1、促进公司实现发展战略:通过风险管理的系统和及时地分析相关信息,明确不确定性因素(风险)的类型、性质、应对策略和措施,帮助公司决策者做出明智的选择,辨别行动方向,制定应对措施的优先次序,完善治理结构,形成科学的决策和运行机制。132、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通过风险管理在公司各个经营平台的运行,发现各组织中存在的弊病,改善损失预防措施,加

4、强风险事件管理,提升全员的学习能力和应变能力,明确目标以提高各方的信心和信任,进而做到加强控制和减少损失,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3、合理保证资产安全:通过关键不相容岗位分离、资金管控等风险管理措施,做到监控有序,杜绝舞弊、欺诈等现象,防止资金被挪用、抽逃。4、合理保证经营管理合法合规:保证公司经营管理或执业行为合法合规运行,并及时有效处理,调整相关经营行为适应相关法律、法规的新规定和新要求,防止相关人员出现影响公司合法合规经营的行贿、舞弊行为。5、合理保证相关报告及相关信息的真实性:通过风险管理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建立,保证因决策、管理、审计、对内对外沟通等所需报告及信息的准确和真实性,防止因报告

5、及信息失真导致的决策失误、管理混乱、审计失实、沟通障碍等问题的出现。(二)风险管理原则1、合法性原则:以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为准绳,结合公司实际建立风险管理体系。2、全面性原则:全面开展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公司各项业务和经营事项。3、继承性原则:在公司现有管理体系的基础上,依托已有管理优势,建立风险管理体系。134、效益性原则:在保证风险管理体系设计合理性的前提下,权衡实施成本,提高公司运营效率和效益。5、适应性原则:根据公司管理战略和阶段性战略目标进展情况,以及行业竞争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适时调整相关工作原则和标准。二、风险管理基本职责和组织演变(一)风险管理

6、基本职责公司风险管理需充分地考虑各类风险的不确定性及其对目标的影响,制定前瞻性的、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达到规避风险或减少风险损失,挖掘风险中存在的机遇和机会,并充分利用以促进公司健康发展。具体基本职责如下图。风险管理基本职责图-1确定风险管理目标风险管理体系的检查和完善风险管理基本职责及时发现风险科学地评估风险制定统一的风险管理政策和制度确立风险管理目标制定应对策略风险实时监控和预警危机处理与应急反应风险信息的有效沟通具体风险的有效管理风险管理一般流程如下图2风险管理一般流程图-213明确状况风险评价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定风险处理沟通和协商监测和评审首先,需要明确风险管理需要考虑的外部和内部

7、因素,以确定风险管理的适应范围、方针与准则、监控指标及标准、应对措施等。其次,需要识别风险监控指标的风险源、影响区域、事件(包括环境变化)以及致因和潜在后果,其中专业人员的参与和相关信息的及时反馈非常重要。再次,需要分析风险的致因和来源,明确其带来的正面性和负面性后果,以及这些后果发生的可能性。第四,根据分析结果,结合风险承受能力,对比现有标准和应对措施,评定是采用原有措施还是实时改进处理方案。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